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前言 | 第10-11页 |
2 研究背景 | 第11-17页 |
·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择偶理论及择偶标准研究 | 第11-12页 |
·择偶标准的比较性研究 | 第12-13页 |
·问题提出 | 第13页 |
·研究构思 | 第13-15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5-17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3 研究过程 | 第17-35页 |
·调查 1:Fletcher 的理想伴侣量表测量 | 第17-23页 |
·调查目的 | 第17页 |
·调查方法 | 第17-18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8-23页 |
·结论 | 第23页 |
·调查 2:特征词筛选 | 第23-25页 |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调查方法 | 第23-24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实验 1:男女大学生在不同妥协程度下的择偶标准重要性排序 | 第25-30页 |
·实验目的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实验结论 | 第29-30页 |
·调查 3:提醒词收集 | 第30-31页 |
·调查目的 | 第30页 |
·调查方法 | 第30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30-31页 |
·实验 2:经提醒后,男女大学生在不同妥协程度下的择偶标准重要性排序 | 第31-35页 |
·实验目的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实验结论 | 第34-35页 |
4 总结论和总讨论 | 第35-37页 |
·大学生基于 Fletcher 三维度理论的性别差异 | 第35页 |
·大学生在不同择偶妥协程度下的择偶标准重要性排序 | 第35页 |
·增加提醒词之后的大学生在不同择偶妥协程度下的择偶标准重要性排序 | 第35-37页 |
5 研究展望 | 第37-38页 |
·本研究的不足 | 第37页 |
·取样方面 | 第37页 |
·材料方面 | 第37页 |
·可尝试的相关研究 | 第37-38页 |
·择偶标准的生物反馈技术应用 | 第37页 |
·研究个体差异对择偶标准妥协策略的影响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一 国内外择偶研究综述 | 第44-54页 |
附录二 Fletcher 理想伴侣量表 | 第54-58页 |
附录三 调查 2 材料 | 第58-61页 |
附录四 调查 3 材料 | 第61-63页 |
附录五 实验 1 和实验 2 程序截图 | 第63-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