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4页 |
目录 | 第4-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引言 | 第7页 |
1.2 输电网信息化现状 | 第7页 |
1.3 输电网信息管理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 第7-9页 |
1.3.1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第7-8页 |
1.3.2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第8-9页 |
1.3.3 输电网信息管理的可视化解决方案 | 第9页 |
1.4 输电网信息可视化的研究展望 | 第9-10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10页 |
1.6 一些名词在本文中特殊的语义 | 第10-12页 |
第2章 输电网信息管理 | 第12-18页 |
2.1 输电网信息管理的目标 | 第12-13页 |
2.1.1 输电网信息的基本特征 | 第12页 |
2.1.2 输电网信息管理的目标 | 第12-13页 |
2.2 电网运行人员分析思维过程及其特征 | 第13-14页 |
2.3 输电网信息的基本特征、管理目标与分析思维过程各阶段的关系 | 第14-15页 |
2.4 可视化解决方案所面临的问题及存在原因 | 第15-18页 |
2.4.1 数据表现形式匮乏 | 第15页 |
2.4.2 可交互性差 | 第15-16页 |
2.4.3 信息表现和分析的粒度过细 | 第16页 |
2.4.4 数据组织结构不统一 | 第16-18页 |
第3章 可视化解决方案的概念体系 | 第18-27页 |
3.1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统一的数据组织基础 | 第18-20页 |
3.1.1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简介 | 第18页 |
3.1.2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 第18-19页 |
3.1.3 三维动态交互式可视化模型 | 第19页 |
3.1.4 统一的数据组织基础 | 第19-20页 |
3.2 虚拟现实技术——交互式的真实感场景 | 第20-21页 |
3.2.1 虚拟现实技术简介 | 第20页 |
3.2.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和分类 | 第20页 |
3.2.3 交互式的真实感场景 | 第20-21页 |
3.3 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可视化的数据分析 | 第21页 |
3.3.1 输电网信息可视化数据分析的难点 | 第21页 |
3.3.2 解决方法 | 第21页 |
3.4 细节层次模型技术——输电网信息管理的多分辨方法 | 第21-24页 |
3.4.1 细节层次模型技术简介 | 第21-22页 |
3.4.2 细节层次模型技术的移植 | 第22页 |
3.4.3 细节层次模型技术应用的关键 | 第22-24页 |
3.4.4 处理输电网信息的多分辨方法 | 第24页 |
3.5 二维环境、三维环境的联合分析 | 第24页 |
3.6 面向输电网信息管理的可视化解决方案概念体系 | 第24-27页 |
3.6.1 各解决方法、所解决问题与思维过程的关系 | 第25-26页 |
3.6.2 可视化解决方案概念体系 | 第26-27页 |
第4章 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实现体系 | 第27-33页 |
4.1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 第27-29页 |
4.1.1 软件体系结构提出的背景 | 第27页 |
4.1.2 软件体系结构的定义和组成 | 第27页 |
4.1.3 采用软件体系结构设计的优点 | 第27-28页 |
4.1.4 基于软件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过程 | 第28-29页 |
4.2 输电网信息管理可视化解决方案软件体系结构建立的必要性 | 第29页 |
4.3 输电网信息管理可视化解决方案软件体系结构的用户需求 | 第29-30页 |
4.3.1 软件体系结构与系统概念框架的关系 | 第29页 |
4.3.2 输电网信息管理可视化解决方案的用户需求 | 第29-30页 |
4.4 面向输电网信息管理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实现体系 | 第30-33页 |
4.4.1 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四层体系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4.4.2 层次型软件体系结构的优点 | 第31页 |
4.4.3 传统层次型软件体系结构的不足 | 第31-32页 |
4.4.4 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四层体系结构详细设计 | 第32-33页 |
第5章 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应用 | 第33-45页 |
5.1 基于可视化解决方案的软件开发 | 第33-36页 |
5.1.1 概念体系、实现体系与开发具体应用系统的关系 | 第33-34页 |
5.1.2 基于软件系统概念体系、实现体系的设计流程 | 第34-35页 |
5.1.3 与传统设计流程的区别 | 第35-36页 |
5.2 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传统设计 | 第36-39页 |
5.2.1 输电线路的主要特点 | 第36页 |
5.2.2 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36-37页 |
5.2.3 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数据需求: | 第37页 |
5.2.4 系统需求功能框图 | 第37-39页 |
5.2.4.1 二维三维联合的显示、查询、分析功能 | 第38页 |
5.2.4.2 线路设计辅助功能 | 第38页 |
5.2.4.3 数据管理功能 | 第38-39页 |
5.2.4.4 图表输出和统计 | 第39页 |
5.3 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系统实现难点 | 第39-41页 |
5.3.1 软件系统实现难点的分类 | 第39-40页 |
5.3.2 输电线路可视化管理系统的实现难点 | 第40-41页 |
5.4 基于可视化解决方案的输电线路管理系统设计 | 第41-43页 |
5.4.1 基于可视化解决方案的设计 | 第41-43页 |
5.4.2 可视化解决方案对系统实现难点的支持 | 第43页 |
5.5 应该注意的问题 | 第43-45页 |
5.5.1 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应用仍需进一步论证 | 第43页 |
5.5.2 认识可视化解决方案的目的 | 第43页 |
5.5.3 认识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应用范围 | 第43-44页 |
5.5.4 理解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内涵 | 第44页 |
5.5.5 善于利用可视化解决方案中已有的方法 | 第44-45页 |
第6章 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发展 | 第45-46页 |
6.1 分析模式 | 第45页 |
6.2 可视化的数据分析 | 第45页 |
6.3 多分辨方法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