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外文摘要 | 第7-10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53页 |
1 大皖猪Est、LDH同工酶酶谱及基因表达 | 第23-28页 |
1.1 Est | 第23-26页 |
1.2 LDH | 第26-28页 |
2 体尺、胴体、肉质及组织器官性状的表型参数 | 第28-36页 |
2.1 性状的均值与变异 | 第28-30页 |
2.1.1 体尺性状与胴体性状 | 第28-29页 |
2.1.2 肉质性状 | 第29-30页 |
2.1.3 组织器官性状 | 第30页 |
2.2 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 第30-36页 |
2.2.1 体尺与胴体性状间的相关 | 第30-31页 |
2.2.2 胴体与肉质性状间的相关 | 第31-32页 |
2.2.3 体尺与肉质性状间的相关 | 第32页 |
2.2.4 体尺与组织器官性状间的相关 | 第32-33页 |
2.2.5 胴体与组织器官性状间的相关 | 第33-35页 |
2.2.6 肉质与组织器官性状间的相关 | 第35-36页 |
3 大皖猪Est、LDH同工酶的遗传效应 | 第36-50页 |
3.1 血浆Est、LDH同工酶的遗传效应 | 第36-41页 |
3.1.1 血浆Est同工酶的遗传效应 | 第36-39页 |
3.1.2 血浆LDH同工酶的遗传效应 | 第39-41页 |
3.2 组织器官Est、LDH同工酶的遗传效应 | 第41-50页 |
3.2.1 组织器官Est同工酶的遗传效应 | 第41-46页 |
3.2.2 组织器官LDH同工酶的遗传效应 | 第46-50页 |
4 皖南花猪LDH表达与血浆其它酶活性间的关系分析 | 第50-53页 |
4.1 血浆酶的活力 | 第50-51页 |
4.2 90及240日龄血浆酶活性间的相关 | 第51-53页 |
讨论 | 第53-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