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分类学(系统动物学)论文--鱼纲论文

淮河鲤同工酶及其对形态学遗传效应的研究

中文和英文摘要第1-9页
引言第9-15页
 1 鱼类组织及血液同工酶多态性研究进展第9-12页
 2 鱼类同工酶基因座位多态性与形态特征的内在联系第12-13页
 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材料与方法第15-21页
 1 试验动物第15页
 2 测定项目第15-16页
 3 组织与血液同工酶多态性检测方法第16-19页
 4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19-21页
结果与分析第21-43页
 1 淮河鲤同工酶及其多态性第21-26页
  1.1 八种同工酶系统的遗传控制及其基因表达模式第21-25页
  1.2 多态性座位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第25-26页
 2 血液蛋白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第26-43页
  2.1 Tf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第26-31页
   2.1.1 Tf电泳图谱分析及其基因型率与基因频率第26-27页
   2.1.2 Tf对淮河鲤形态学变异的影响第27-31页
  2.2 Est-1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第31-35页
   2.2.1 Est-1电泳图谱分析及其基因型率与基因频率第31-32页
   2.2.2 ESt-1对淮河鲤形态学变异的影响第32-35页
  2.3 Ldh-C多态性及其遗传效应第35-39页
   2.3.1 Ldh-C电泳图谱分析及其基因型率与基因频率第35页
   2.3.2 Ldh-C对淮河鲤形态学变异的影响第35-39页
  2.4 Tf、Est-1、Ldh-C三位点互作对形态学性状的效应第39-43页
讨论第43-46页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致谢&作者简介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相关因素及转基因植株获得的研究
下一篇:皖南花猪Est和LDH同工酶及其遗传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