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土木香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13-14页 |
·土木香内酯简介 | 第13页 |
·药代动力学研究概况 | 第13-14页 |
·酶法提取当归活性成分的新工艺研究 | 第14-17页 |
·当归简介 | 第14-16页 |
·内生菌 | 第16-17页 |
·中药研究现状 | 第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9页 |
·土木香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17页 |
·酶法提取当归活性成分的新工艺研究 | 第17-19页 |
第2章 土木香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第19-27页 |
·引言 | 第19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样品 | 第19页 |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试剂配制 | 第19页 |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土木香内酯提取 | 第20页 |
·色谱条件 | 第20-21页 |
·血浆样品的制备方法 | 第21页 |
·方法专属性实验 | 第21页 |
·最低检测限和最小定量限 | 第21页 |
·土木香内酯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1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21-22页 |
·准确度实验 | 第22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22页 |
·土木香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第22页 |
·实验结果 | 第22-26页 |
·方法的专属性 | 第22-23页 |
·最低检测限和最小定量限 | 第23页 |
·土木香内酯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23页 |
·精密度实验 | 第23-24页 |
·准确度实验 | 第24页 |
·回收率实验 | 第24-25页 |
·土木香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第25-26页 |
·讨论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酶法提取当归活性成分的新工艺研究 | 第27-40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7-28页 |
·样品 | 第27页 |
·主要试剂 | 第27-28页 |
·主要仪器 | 第28页 |
·试剂配置 | 第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薄层扫描法检测提取液中的阿魏酸含量 | 第28-29页 |
·薄层板的制备 | 第28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29页 |
·方法的准确度(回收率)实验 | 第29页 |
·方法的精密度实验 | 第29页 |
·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 第29页 |
·纤维素酶提取当归中的阿魏酸 | 第29-30页 |
·酶解时间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页 |
·酶解温度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页 |
·pH 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页 |
·酶浓度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正交实验 | 第30页 |
·比较不同种类酶提取阿魏酸提取率变化 | 第30页 |
·复合酶法与传统提取法提取阿魏酸 | 第30-31页 |
·生物酶法提取当归中主要活性成分 | 第31-32页 |
·制作藁本内酯标准曲线 | 第31页 |
·制作当归多糖标准曲线 | 第31页 |
·生物酶法提取当归活性成分新工艺 | 第31-32页 |
·实验结果 | 第32-38页 |
·阿魏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准确度(回收率)实验结果 | 第32页 |
·精密度实验结果 | 第32-33页 |
·纤维素酶辅助提取阿魏酸实验 | 第33-35页 |
·酶解时间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 第33页 |
·酶解温度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pH 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 第34页 |
·酶浓度对阿魏酸提取率的影响 | 第34页 |
·正交实验结果 | 第34-35页 |
·其它种类酶单一辅助提取阿魏酸实验 | 第35-36页 |
·复合酶法与传统提取法提取阿魏酸 | 第36-37页 |
·生物酶法提取当归中主要活性成分实验结果 | 第37-38页 |
·藁本内酯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7-38页 |
·当归多糖标准曲线 | 第38页 |
·生物酶法提取当归活性成分新工艺 | 第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当归多糖的酶法提取新工艺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 第40-46页 |
·引言 | 第40页 |
·实验材料 | 第40-41页 |
·样品 | 第40页 |
·主要试剂 | 第40页 |
·细胞系及培养 | 第40页 |
·主要仪器 | 第40-41页 |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当归多糖样品含量测定及得率的测定 | 第41页 |
·酶法提取当归多糖单因素实验 | 第41-42页 |
·不同浓度纤维素酶对当归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酶解时间对当归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酶解温度对当归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1页 |
·不同 pH 对酶法提取当归多糖的影响 | 第41-42页 |
·酶法提取当归多糖正交实验 | 第42页 |
·当归多糖抗肿瘤活性评价 | 第42页 |
·实验结果 | 第42-45页 |
·酶法提取当归多糖单因素实验结果 | 第42-44页 |
·不同浓度纤维素酶对当归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不同酶解时间对当归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酶解温度对当归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43页 |
·不同 pH 对当归多糖提取的影响 | 第43-44页 |
·酶法提取当归多糖正交实验结果 | 第44页 |
·当归多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当归内生菌与其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第46-55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样品 | 第46页 |
·主要试剂 | 第46页 |
·培养基和试剂配制 | 第46-47页 |
·主要仪器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9页 |
·无菌当归苗最适培养条件的筛选 | 第47-48页 |
·种子去翅与否对其萌发率影响的考察 | 第47-48页 |
·消毒时间对种子萌发率影响的考察 | 第48页 |
·最佳壮苗培养基选择 | 第48页 |
·当归内生菌的分离及内生菌与当归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第48-49页 |
·当归内生菌的初步筛选与富集 | 第48页 |
·制作 HPLC 法检测阿魏酸标准曲线 | 第48-49页 |
·当归内生菌与其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第49页 |
·实验结果 | 第49-53页 |
·无菌当归苗的最适培养条件的筛选 | 第49-51页 |
·种子去翅与否对其萌发率影响的考察 | 第49-50页 |
·消毒时间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50页 |
·最佳壮苗培养基的选择 | 第50-51页 |
·当归内生菌的分离及内生菌与当归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第51-53页 |
·当归内生菌的初步筛选与富集 | 第51-52页 |
·制作阿魏酸标准曲线 | 第52页 |
·当归内生菌与其活性成分相关性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