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低温容器概述 | 第13-17页 |
·应变强化技术概述 | 第17-19页 |
·应变强化现象的本质 | 第17-18页 |
·应变强化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奥氏体不锈钢 | 第19页 |
·应变强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 第19-22页 |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常温应变强化——Avesta 模式 | 第20页 |
·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低温应变强化——Ardeform 模式 | 第20-21页 |
·国内奥氏体不锈钢应变强化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2章 压力容器设计及应力分析理论基础 | 第24-31页 |
·压力容器常规设计 | 第24页 |
·基于薄壳理论的压力容器壳体应力计算 | 第24-26页 |
·压力容器的分析设计 | 第26-27页 |
·应力分类 | 第27-30页 |
·一次应力 | 第28-30页 |
·二次应力 | 第30页 |
·峰值应力 | 第30页 |
·应力强度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设计 | 第31-42页 |
·国内外应变强化技术的规范化 | 第31-34页 |
·EN 13458-2:2002 附录 C 压力强化奥氏体不锈钢容器 | 第32页 |
·Case 2596 of ASME BPVC 奥氏体不锈钢冷拉伸压力容器 | 第32-33页 |
·AS 1210-2010 APPENDIX L 冷拉伸奥氏体不锈钢容器 | 第33-34页 |
·应变强化奥氏体不锈钢低温容器的设计 | 第34-41页 |
·设计原则 | 第34页 |
·强化压力 | 第34-35页 |
·圆柱形筒体设计 | 第35页 |
·封头设计 | 第35-36页 |
·开孔及其补强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技术工程化分析 | 第42-51页 |
·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技术工程化的技术瓶颈 | 第43页 |
·解决对策与建议 | 第43-44页 |
·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性能测试 | 第44-45页 |
·化学成分分析 | 第44页 |
·力学测试试样制备 | 第44-45页 |
·力学性能测试 | 第45页 |
·应力应变曲线的绘制 | 第45页 |
·不同应变速率的强化条件下的奥氏体不锈钢性能对比 | 第45页 |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测试 | 第45-48页 |
·试验方法和力学性能指标 | 第46-47页 |
·预应变强化后的焊接接头性能 | 第47-48页 |
·压力容器应变强化工艺流程及流程报告 | 第48-49页 |
·压力容器应变强化过程的主要工艺流程 | 第48-49页 |
·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流程的注意事项 | 第49页 |
·压力容器应变强化的工艺流程报告 | 第49页 |
·工业应用的前景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低温压力容器应变强化数值模拟 | 第51-66页 |
·ANSYS Workbench | 第51-52页 |
·ANSYS Workbench 非线性分析原理 | 第52-53页 |
·应变强化低温容器开孔补强有限元分析 | 第53-57页 |
·容器结构尺寸 | 第53-54页 |
·材料参数 | 第54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54-55页 |
·网格划分 | 第55-56页 |
·边界条件与载荷 | 第56-57页 |
·数值模拟的结果分析 | 第57-65页 |
·应力强度分布 | 第57-59页 |
·应力线性化评定 | 第59-61页 |
·塑性应变分布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