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偶联比的毒死蜱、杀螟硫磷人工抗原的制备及表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8页 |
·农药残留检测的意义和方法 | 第10-11页 |
·农药残留检测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有机磷农药的检测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页 |
·免疫传感器简介 | 第11-26页 |
·农药残留免疫传感器的构造 | 第11-12页 |
·农药半抗原的制备 | 第12-20页 |
·农药分子半抗原的设计 | 第12-14页 |
·农药分子半抗原的合成 | 第14-16页 |
·影响农药分子半抗原质量的因素 | 第16-20页 |
·农药人工抗原的制备 | 第20-26页 |
·制备农药人工抗原常用的载体 | 第20页 |
·农药人工抗原的合成方法 | 第20-22页 |
·影响农药人工抗原质量的因素 | 第22-23页 |
·农药人工抗原的纯化 | 第23-24页 |
·农药人工抗原的表征 | 第24页 |
·农药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测定 | 第24-26页 |
·我们的工作 | 第26-28页 |
第2章 毒死蜱人工抗原的合成及表征 | 第28-46页 |
·前言 | 第28页 |
·实验原理 | 第28-30页 |
·实验部分 | 第30-33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3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30-31页 |
·毒死蜱半抗原的制备 | 第31页 |
·毒死蜱人工抗原的制备 | 第31-32页 |
·活泼酯法 | 第31页 |
·混合酸酐法 | 第31-32页 |
·碳二亚胺法 | 第32页 |
·毒死蜱半抗原和人工抗原的表征 | 第32页 |
·毒死蜱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测定 | 第32-33页 |
·最佳偶联比条件的确定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6页 |
·毒死蜱半抗原的表征 | 第33-36页 |
·毒死蜱半抗原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33-35页 |
·气-质联用仪对毒死蜱半抗原的表征 | 第35-36页 |
·毒死蜱人工抗原的表征 | 第36-41页 |
·红外光谱表征 | 第36-39页 |
·紫外光谱表征 | 第39-41页 |
·毒死蜱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测定 | 第41-43页 |
·最佳偶联条件的确定 | 第43-45页 |
·最佳偶联时间 | 第43-44页 |
·最佳反应投料比 | 第44-4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5-46页 |
第3章 杀螟硫磷人工抗原的合成与表征 | 第46-58页 |
·前言 | 第46页 |
·实验原理 | 第46-47页 |
·实验部分 | 第47-50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48页 |
·杀螟硫磷半抗原的合成 | 第48页 |
·杀螟硫磷人工抗原的合成 | 第48-49页 |
·重氮化法 | 第48页 |
·戊二醛法 | 第48-49页 |
·杀螟硫磷半抗原和人工抗原的表征 | 第49页 |
·杀螟硫磷人工抗原偶联比的测定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8页 |
·杀螟硫磷半抗原的表征 | 第50-53页 |
·杀螟硫磷半抗原的红外光谱表征 | 第50页 |
·气-质联用仪对杀螟硫磷半抗原的表征 | 第50-53页 |
·杀螟硫磷人工抗原的表征 | 第53-56页 |
·红外光谱表征 | 第53-55页 |
·紫外光谱表征 | 第55-56页 |
·杀螟硫磷人工抗原的偶联比的测定 | 第56-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