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再就业培训研究的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和特色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研究步骤 | 第12-13页 |
·研究特色 | 第13-14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主要理论借鉴 | 第14-18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失业 | 第14页 |
·失业率 | 第14页 |
·再就业培训 | 第14-15页 |
·主要理论借鉴 | 第15-18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5页 |
·终身教育理论 | 第15页 |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福利思想 | 第15-16页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6页 |
·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6-18页 |
3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概述 | 第18-39页 |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发展背景与历史 | 第18-21页 |
·产生阶段 | 第18页 |
·民间发展阶段 | 第18-19页 |
·国家干预阶段 | 第19页 |
·政府主导阶段 | 第19-20页 |
·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阶段 | 第20-21页 |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法律保障 | 第21-23页 |
·1973年《就业与训练法》(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ct 1973) | 第21-22页 |
·1988年《九十年代的就业》(Employment for the 1990s) | 第22页 |
·1988年《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1988) | 第22页 |
·1991年《21世纪的教育和培训》(Educationand Trai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 第22-23页 |
·1992年《继续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方案》(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Act) | 第23页 |
·2000年《学习与技能法》(Learningand Skills Act) | 第23页 |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项目 | 第23-30页 |
·青年培训计划(Youth Training Scheme YTS 1983) | 第24-25页 |
·就业培训项目(Employment Training ET 1988) | 第25-26页 |
·福利到工作计划(welfare to work1997) | 第26-30页 |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管理体系 | 第30-32页 |
·教育与技能部 | 第30-31页 |
·就业服务中心 | 第31页 |
·就业和技能委员会 | 第31-32页 |
·培训机构 | 第32页 |
·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NVQ) | 第32-36页 |
·NVQ制度简介 | 第32-33页 |
·NVQ制度发展状况 | 第33-34页 |
·NVQ制度管理体系 | 第34页 |
·NVQ的标准体系 | 第34-35页 |
·NVQ的鉴定方式 | 第35-36页 |
·英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特点 | 第36-39页 |
·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 第36页 |
·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服务 | 第36-37页 |
·形式多样的培训模式 | 第37页 |
·培训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结合 | 第37-38页 |
·企业参与程度高 | 第38-39页 |
4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概述 | 第39-53页 |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发展背景与历史 | 第39-41页 |
·产生阶段 | 第39-40页 |
·发展阶段 | 第40页 |
·熟阶段 | 第40-41页 |
·完善阶段 | 第41页 |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法律保障 | 第41-45页 |
·1944年《退伍军人权利法案》(The GIBill of Rights) | 第41-42页 |
·1962年《人力开发和培训法》(Manpower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Act, MDTA) | 第42-43页 |
·1973年《就业和培训综合法》(Comprehensive Employment and Training Act,CETA) | 第43页 |
·1982年《职业培训伙伴法》(The Job Training Partnership Act,JTPA) | 第43-44页 |
·1998年《劳动力投资法案》(Workforce InvestmentAct,WIA) | 第44页 |
·2009年《再投资法案》(The Recovery Act) | 第44-45页 |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项目 | 第45-47页 |
·青年培训项目 | 第45-46页 |
·退伍军人培训计划 | 第46页 |
·工作刺激计划 | 第46-47页 |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管理体系 | 第47-50页 |
·各州劳动力投资委员会 | 第47页 |
·地方劳动力投资委员会 | 第47-48页 |
·一站式服务系统(one-stop delivery systems) | 第48-49页 |
·社区学院 | 第49-50页 |
·美国再就业培训的主要特点 | 第50-53页 |
·注重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 第50-51页 |
·强调合作性 | 第51页 |
·注重个性化服务 | 第51页 |
·把创业教育融入到再就业培训体系中 | 第51-52页 |
·采用教育券制度,提升再就业培训质量 | 第52-53页 |
5 英、美两国再就业培训对我国的启示 | 第53-61页 |
·我国再就业培训的现状 | 第53-54页 |
·我国再就业培训存在的问题 | 第54-56页 |
·缺乏政策法规的保障和财政支持 | 第54-55页 |
·再就业培训层次单一、供需脱节 | 第55页 |
·再就业培训缺乏审查和认证,无法取得长效收益 | 第55-56页 |
·完善我国再就业培训体系的建议 | 第56-61页 |
·出台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从政策层面保证再就业培训的实施 | 第56页 |
·改变资金筹措方式,保障再就业培训所需经费 | 第56-57页 |
·扩大行业企业在培训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 第57页 |
·完善就业服务,注重个性化的咨询与指导 | 第57-58页 |
·完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使之与再就业培训相结合 | 第58-59页 |
·采用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提高再就业培训的教学质量 | 第59页 |
·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培训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