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1 前言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流域管理与开发治理的发展 | 第12-13页 |
·生态环境评价的进展 | 第13-16页 |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 | 第16页 |
·空间统计学的发展 | 第16页 |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6-17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7-21页 |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8-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气候水文 | 第18-19页 |
·土壤植被 | 第19页 |
·经济发展状况 | 第19-21页 |
·农业 | 第20页 |
·工业 | 第20页 |
·第三产业 | 第20-21页 |
3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资料数据收集 | 第21-22页 |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2-26页 |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第22-23页 |
·流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 第23-26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27页 |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 第26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6-27页 |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第27-29页 |
·生态经济系统发展度 | 第27页 |
·各生态经济子系统发展度计算 | 第27-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55页 |
·闽江流域应用聚类分析法对生态经济的研究 | 第29-31页 |
·闽江流域应用 BP 人工神经网络法对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 | 第31-39页 |
·神经网络的建立与训练 | 第31-32页 |
·BP 神经网络结构的确定 | 第32-33页 |
·网络训练参数的确定 | 第33-34页 |
·BP 网络的训练 | 第34-37页 |
·BP 神经网络评价结果 | 第37-39页 |
·闽江流域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生态经济评价的研究 | 第39-49页 |
·建立评价模型: | 第39-40页 |
·闽江流域生态经济灰色关联分析 | 第40-49页 |
·闽江流域应用空间特征分析法对生态经济的研究 | 第49-55页 |
·空间特征分析的相关概念 | 第49-50页 |
·全局空间自相关 | 第50-51页 |
·局部空间自相关 | 第51页 |
·闽江流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度空间特征 | 第51-54页 |
·闽江流域生态经济综合发展度的局部自相关分析 | 第54-55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5-63页 |
·闽江流域应用流域综合管理理论法对生态经济的研究 | 第55-59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9-63页 |
·闽江流域各县市生态经济综合发展的建议 | 第61-62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