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写词 | 第1-10页 |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5-24页 |
1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中的应用 | 第15-18页 |
·转基因技术对花卉的主要园艺性状改变 | 第15-17页 |
·转基因检测技术 | 第17-18页 |
2 转基因技术在兰科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兰科的植物组织培养 | 第18-19页 |
·转入的目的基因 | 第19-20页 |
·转基因兰花的筛选及检测 | 第20页 |
3 反义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反义基因在转基因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反义ACS基因在转基因中研究进展 | 第21页 |
4 植物ACO克隆与定量表达分析 | 第21-23页 |
·植物ACO基因克隆 | 第21-22页 |
·植物ACO定量表达分析 | 第22-23页 |
5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与植株再生体系优化 | 第24-57页 |
第一节 不同添加物对转基因兰花原球茎继代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 第24-3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5页 |
·材料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5页 |
·基本培养条件 | 第25页 |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第25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5-31页 |
·不同苹果泥、香蕉泥浓度对文心兰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 第25-28页 |
·不同添加物对文心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 | 第28-31页 |
3 讨论 | 第31-32页 |
·添加物代替细胞分裂素促进转基因文心兰原球茎继代增殖 | 第31-32页 |
·活性炭促进转基因文心兰原球茎分化 | 第32页 |
第二节 转基因兰花原球茎分化研究 | 第32-4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2-33页 |
·材料 | 第32页 |
·试验方法 | 第32-33页 |
·基本培养条件 | 第33页 |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第33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3-44页 |
·正交试验设计的不同处理对文心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 | 第33-38页 |
·正交试验设计的不同处理对石斛兰原球茎分化的影响 | 第38-44页 |
3 讨论 | 第44页 |
·NAA促进转基因兰花原球茎分化 | 第44页 |
·转基因兰花原球茎分化苗的同步化调控 | 第44页 |
第三节 转基因兰花壮苗生根研究 | 第44-5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5-46页 |
·材料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基本培养条件 | 第45-46页 |
·计算方法和数据分析 | 第46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46-53页 |
·不同处理对文心兰原球茎壮苗生根的影响 | 第46-51页 |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转基因石斛兰壮苗生根的影响 | 第51-53页 |
3 讨论 | 第53-54页 |
·低盐类的基本培养基促进转基因兰花壮苗生根 | 第53页 |
·IBA和NAA搭配使用有利于转基因兰花壮苗生根 | 第53-54页 |
·苹果泥促进转基因兰花壮苗生根 | 第54页 |
第四节 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移栽 | 第54-57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4-55页 |
·材料 | 第54页 |
·移栽方法 | 第54-55页 |
·计算方法 | 第5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5页 |
·不同移栽基质对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移栽苗性状的影响 | 第55页 |
·不同移栽基质对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移栽存活率的影响 | 第55页 |
3 讨论 | 第55-57页 |
·转基因苗不易移栽成活的原因 | 第55-56页 |
·棕毛和水草混合基质适宜转基因文心兰生长 | 第56-57页 |
第三章 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分子检测 | 第57-69页 |
第一节 PCR技术检测反义ACS转基因文心兰 | 第57-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文心兰PCR检测的材料 | 第57-58页 |
·方法 | 第58-5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9-60页 |
·比较不同方法提取文心兰DNA质量 | 第59页 |
·转基因文心兰PCR检测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1页 |
·文心兰基因组中的非特异性PCR扩增 | 第60-61页 |
·转基因培养物可能存在基因沉默的现象 | 第61页 |
第二节 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反义ACS转基因文心兰 | 第61-6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1-64页 |
·材料 | 第6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61页 |
·方法 | 第61-6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4-67页 |
·RNA质量分析和cDNA合成时添加RNA体积分析 | 第64-65页 |
·18SrRNA基因和gus基因标准曲线分析 | 第65-66页 |
·转反义ACS基因的文心兰不同阶段的gus表达分析 | 第66-67页 |
3 讨论 | 第67-69页 |
·利用gus进行转基因文心兰的荧光定量PCR检测具有可行性 | 第67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能够有效检测转反义ACS基因的文心兰 | 第67-68页 |
·反义ACS基因可能通过表达量增大以抑制乙烯合成 | 第68页 |
·ACS基因可能与文心兰根和叶片生长发育相关 | 第68-69页 |
第四章 文心兰ACO基因克隆及定量表达分析 | 第69-96页 |
第一节 文心兰ACO基因的克隆 | 第69-8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1页 |
·材料 | 第69页 |
·方法 | 第69-7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1-79页 |
·文心兰总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71-72页 |
·文心兰ACO基因保守区的克隆 | 第72-73页 |
·文心兰ACO基因cDNA的3′RACE克隆结果 | 第73-74页 |
·文心兰ACO基因cDNA的5′RACE克隆结果 | 第74-75页 |
·文心兰ACO基因全长拼接 | 第75-76页 |
·文心兰ACO基因ORF扩增结果 | 第76-79页 |
3 讨论 | 第79-80页 |
·文心兰ACO基因cDNA全长获得 | 第79页 |
·文心兰ACO基因克隆的意义 | 第79页 |
·兰科植物之间ACO基因具有高度同源性 | 第79-80页 |
第二节 文心兰ACO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80-91页 |
1. | 第80-81页 |
·材料 | 第80页 |
·方法 | 第80-8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1-89页 |
·文心兰ACO蛋白理化性质预测与分析 | 第81页 |
·ACO蛋白的亲疏水特性进行预测及分析 | 第81-82页 |
·ACO蛋白信号肽分析预测 | 第82-83页 |
·文心兰ACO蛋白的跨膜结构预测与分析 | 第83页 |
·文心兰ACO亚细胞定位预测与分析 | 第83页 |
·文心兰ACO保守结构域与功能域分析 | 第83-84页 |
·文心兰ACO同源蛋白质家族比较分析 | 第84-85页 |
·文心兰ACO磷酸化位点分析 | 第85-86页 |
·文心兰ACO蛋白质卷曲螺旋预测 | 第86-87页 |
·文心兰ACO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第87-88页 |
·文心兰ACO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 第88页 |
·文心兰ACO蛋白系统进化树构建 | 第88-89页 |
3 讨论 | 第89-91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文心兰ACO定位于细胞质中进行氧化作用 | 第89-90页 |
·文心兰ACO蛋白构象与其发挥氧化作用的关系 | 第90页 |
·文心兰ACO可能通过磷酸化方式调节氧化作用 | 第90页 |
·可能通过调控ACO基因的功能域来抑制乙烯的合成 | 第90-91页 |
·文心兰ACO蛋白在进化分析上的意义 | 第91页 |
第三节 文心兰ACO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第91-9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91-92页 |
·材料 | 第9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91页 |
·方法 | 第91-9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2-94页 |
·18SrRNA基因和ACO基因标准曲线分析 | 第92-93页 |
·文心兰不同阶段的ACO基因表达分析 | 第93-94页 |
3 讨论 | 第94-96页 |
·ACO在转基因文心兰分化及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第94页 |
·转基因兰花的乙烯、ACS与ACO的关系 | 第94-96页 |
第五章 小结 | 第96-99页 |
1 转基因兰花培养物继代保持与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 | 第96-97页 |
2 转反义ACS基因文心兰分子检测 | 第97页 |
3 文心兰ACO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97-98页 |
4 文心兰ACO基因荧光定量表达分析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8页 |
附录1 图版及图版说明 | 第108-117页 |
致谢 | 第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