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脂肪酶概述 | 第8-10页 |
·脂肪酶的定义 | 第8页 |
·脂肪酶的来源 | 第8-9页 |
·微生物脂肪酶的应用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产脂肪酶微生物的筛选 | 第10页 |
·脂肪酶的酶活测定 | 第10页 |
·脂肪酶的分离纯化 | 第10-11页 |
·双水相萃取 | 第11-12页 |
·提高微生物脂肪酶产量、活性和稳定性的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钙离子对微生物脂肪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 | 第13-14页 |
·钙离子对细菌脂肪酶的折叠分泌的影响 | 第14页 |
·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产脂肪酶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 | 第16-22页 |
·前言 | 第1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6-19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16-17页 |
·筛选材料 | 第17页 |
·培养基 | 第17页 |
·产脂肪酶微生物的筛选 | 第17-18页 |
·脂肪酶酶活力的测定 | 第18页 |
·菌种鉴定 | 第18-1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9-21页 |
·产脂肪酶微生物的筛选 | 第19页 |
·SYBC Li-2 菌株的鉴定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双水相萃取分离纯化Acinetobacter sp. SYBC Li-2 脂肪酶 | 第22-32页 |
·引言 | 第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仪器和试剂 | 第22-23页 |
·盐析范围的确定 | 第23页 |
·透析和浓缩 | 第23页 |
·双水相萃取 | 第23页 |
·实验测定双结点曲线 | 第23页 |
·脂肪酶酶活力的测定 | 第23页 |
·发酵液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23-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页 |
·脂肪酶同工酶的测定 | 第24页 |
·SDS-PAGE 电泳 | 第2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硫酸铵沉淀 | 第24-25页 |
·双水相萃取体系的确定 | 第25-26页 |
·PEG 分子量对萃取效应的影响 | 第26-27页 |
·PEG 浓度对萃取效应的影响 | 第27页 |
·KH_2PO_4 浓度对萃取效应的影响 | 第27-28页 |
·体系pH 对萃取效应的影响 | 第28-29页 |
·NaCl 对萃取效应的影响 | 第29页 |
·双水相萃取体系的正交优化 | 第29-30页 |
·Acinetobacter sp. SYBC Li-2 脂肪酶分离纯化结果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钙对Acinetobacter sp. SYBC Li-2脂肪酶酶学性质及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32-40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2-33页 |
·培养基 | 第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菌体培养及胞外脂肪酶的获得 | 第33页 |
·发酵菌体量测定方法 | 第33页 |
·脂肪酶酶活力的测定 | 第33页 |
·发酵液蛋白含量的测定 | 第33页 |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钙对SYBC Li-2 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SYBC Li-2 脂肪酶的热稳定性及钙对它的影响 | 第34-35页 |
·SYBC Li-2 脂肪酶的pH 稳定性及钙对它的影响 | 第35-36页 |
·SYBC Li-2 菌体的生长曲线和产酶曲线 | 第36-37页 |
·钙对SYBC Li-2 发酵产脂肪酶的影响 | 第37-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40-41页 |
一、重要结论 | 第40页 |
二、存在问题和展望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