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s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其简要述评 | 第10-12页 |
·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简要述评 | 第11-12页 |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2-14页 |
第2章 《就业促进法》及其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 第14-19页 |
·《就业促进法》的出台 | 第14页 |
·《就业促进法》的主要内容 | 第14-17页 |
·关于促进就业的原则、方针和工作机制 | 第14-15页 |
·建立政策支持体系 | 第15页 |
·公平就业 | 第15-16页 |
·就业服务与管理 | 第16页 |
·职业教育和培训 | 第16页 |
·就业援助 | 第16-17页 |
·《就业促进法》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 | 第17-19页 |
·《就业促进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 第17页 |
·《就业促进法》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 | 第17-18页 |
·《就业促进法》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机制的良性运作 | 第18-19页 |
第3章 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 第19-24页 |
·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 第19-21页 |
·就业人数大幅增加 | 第19-20页 |
·就业率较低 | 第20-21页 |
·就业难成为普遍认识 | 第21页 |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4页 |
·就业歧视严重 | 第21-22页 |
·不就业现象凸显 | 第22页 |
·学生诚信危机初现 | 第22-23页 |
·人才高消费突出 | 第23-24页 |
第4章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 第24-33页 |
·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 第24-25页 |
·就业增长弹性系数情况 | 第24页 |
·劳动力供需状况 | 第24-25页 |
·政府调控的影响 | 第25-28页 |
·就业信息和人才市场 | 第25-26页 |
·户籍、人事等相关制度改革 | 第26-27页 |
·就业保护主义 | 第27-28页 |
·高校教育的影响 | 第28-30页 |
·人才培养模式 | 第28-30页 |
·就业指导工作 | 第30页 |
·用人单位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个体因素的影响 | 第31-33页 |
·择业观念 | 第31-32页 |
·能力素质 | 第32页 |
·就业心理 | 第32-33页 |
第5章 《就业促进法》视角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 第33-43页 |
·政府方面 | 第33-35页 |
·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体系 | 第33-34页 |
·完善各项公共就业服务 | 第34-35页 |
·高校方面 | 第35-39页 |
·改善人才培养模式 | 第35-37页 |
·促进高校职业教育的发展 | 第37-38页 |
·加强就业指导 | 第38-39页 |
·用人单位方面 | 第39-40页 |
·承担消化就业压力是用人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 | 第39页 |
·用人单位应进行有预见性的“人才储备” | 第39-40页 |
·科学确定用人标准 | 第40页 |
·学生个人 | 第40-43页 |
·转变就业观念 | 第40-42页 |
·提高能力素质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