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中微量元素硒含量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
|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7-17页 |
| ·硒的营养学评价及研究现状 | 第7-11页 |
| ·硒的生物学功能 | 第7-8页 |
| ·缺硒的临床症状 | 第8-9页 |
| ·硒中毒的临床症状 | 第9页 |
| ·人体内硒的来源和利用情况 | 第9-11页 |
| ·硒的研究现状 | 第11页 |
| ·食用菌的营养学评价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食用菌的营养学评价 | 第11-12页 |
| ·食用菌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硒的分析方法 | 第13-16页 |
| ·原子发射光谱法 | 第13页 |
| ·原子吸收光谱法 | 第13页 |
| ·分子光谱分析法 | 第13-14页 |
| ·电化学分析法 | 第14页 |
| ·氢化物-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及展望 | 第16-17页 |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 ·实验原理 | 第17页 |
| ·样品采集 | 第17-18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18-19页 |
| ·主要仪器 | 第18页 |
| ·主要试剂 | 第18-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页 |
| ·样品处理 | 第19页 |
| ·标准配制 | 第19页 |
| ·测定 | 第19-20页 |
| ·仪器条件 | 第19-20页 |
| ·检测结果 | 第20页 |
| ·结果计算 | 第20页 |
| ·与其他硒检验方法的对比实验 | 第20-21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21-27页 |
| ·硒测定方法对比实验结果 | 第21页 |
|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1-22页 |
| ·硒的检出限和精密度的测定 | 第22-23页 |
| ·硒的检出限的测定 | 第22-23页 |
| ·精密度的测定 | 第23页 |
| ·改进后消化瓶与高筒烧杯加标回收率的测定 | 第23-24页 |
| ·标准物质回收率和样品加标回收率的测定结果 | 第24页 |
| ·食用菌的测定结果 | 第24-27页 |
| ·样品结果的换算 | 第24-25页 |
| ·不同产地同一品种食用菌中硒的测定结果 | 第25-26页 |
| ·不同品种食用菌的测定结果 | 第26-27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27-42页 |
| ·测定方法的选择 | 第27页 |
| ·微量元素硒含量测定方法的优化 | 第27-40页 |
| ·消化条件的优化 | 第27-32页 |
| ·仪器工作及测定条件的确定 | 第32-40页 |
| ·样品测定结果的讨论 | 第40-42页 |
| ·食用菌比例换算的优点 | 第40页 |
| ·食用菌中硒含量与土壤中硒含量之间的关系 | 第40-41页 |
| ·食用菌中硒含量与食用菌种类之间的关系 | 第41-42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中文摘要 | 第47-49页 |
| Abstract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