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亚洲史论文--东亚论文--日本论文

日本对德政策研究(1936-1941)

中文摘要第1-7页
英文摘要第7-4页
目录第4-8页
绪论第8-26页
 一、选题思路和研究目的第8-12页
 二、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第12-16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6-23页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3-26页
第一章 国际新形势下日本外交"新图谋"——以"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为中心第26-42页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制下的"新图谋"第27-31页
  一、独霸中国和太平洋地区扩张"触角"第27-28页
  二、华盛顿会议与"日英同盟"解体第28-30页
  三、"协调外交"招牌下的侵略与扩张第30-31页
 第二节 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31-40页
  一、田中内阁对华"强硬政策"第32-34页
  二、"九.一八"侵华和退出"国联"第34-37页
  三、退出裁军条约和裁军大会第37-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二章 广田内阁对德政策——"防共招牌"下的日德"媾和"第42-69页
 第一节 广田内阁外交"新选择"与日德"媾和"序幕第43-50页
  一、大岛浩使德与日本陆军联德政策的萌动第43-46页
  二、陆、海军国策对立与广田内阁外交对策第46-50页
 第二节 有田对德"薄墨外交论"与日德"防共协定"第50-59页
  一、有田八郎的对德"薄墨外交论"第50-54页
  二、"防共协定"交涉中的"焦点"第54-57页
  三、日、德缔结"防共协定"第57-59页
 第三节 "日德防共协定"扩张构想及其国际效应第59-67页
  一、军事情报交换及航空提携计划第60-63页
  二、"防共协定"扩张构想及实施第63-65页
  三、日、德"防共协定"的国际效应第65-67页
 小结第67-69页
第三章 第一次近卫内阁对德政策——同盟关系的提升和对华"仲裁"角色上演第69-96页
 第一节 日本全面侵华与谋求"防共伙伴"构想第69-74页
  一、近卫组阁与全面侵华战争第69-71页
  二、日本对德"防共伙伴"构想第71-74页
 第二节 日本选定德国充当对华"政治诱降"中介第74-83页
  一、由"防共伙伴"到"调停中介"的嬗递第75-80页
  二、日本诱压与德国在华问题上的"承诺"第80-83页
 第三节 日本"强化防共协定问题"的发端第83-94页
  一、陆军"强化防共协定"论第83-85页
  二、陆、海、外三省论争第85-89页
  三、"强化防共协定"交涉搁置第89-94页
 小结第94-96页
第四章 平沼、阿部、米内内阁对德政策——对德军事同盟"公式"交涉与挫败第96-110页
 第一节 平沼内阁对德"公式军事同盟"交涉与挫败第96-104页
  一、关于"防卫对象和参战义务"的论争第97-99页
  二、五相联名上奏与两大使的"越权"第99-102页
  三、苏、德订立互不侵犯条约与日德交涉搁置第102-104页
 第二节 阿部、米内内阁背离"德意集团"构想与挫败第104-109页
  一、阿部内阁的"不介入欧洲"政策第104-106页
  二、米内内阁"自主外交"的局限与"浅间丸事件"第106-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第五章 第二、三次近卫内阁对德政策——军事同盟缔结与联合军事作战计划第110-142页
 第一节 近卫内阁的重组与对德"新方针"第110-120页
  一、近卫再度登场与对德军事同盟"新方针"第110-115页
  二、"松冈——斯塔玛"交涉过程第115-117页
  三、三国军事同盟缔结第117-120页
 第二节 日德军事同盟在日本远东战略中的位置第120-130页
  一、松冈洋右"世界政策"构想与三国军事同盟第120-123页
  二、"四国军事同盟"构想与三国军事同盟第123-128页
  三、陆海外三省战略同调与三国军事同盟第128-130页
 第三节 日、德军事联合作战计划和战略分歧原因分析第130-140页
  一、日本对日德军事同盟的认知第131-132页
  二、苏德战争与日本对德政策第132-136页
  三、军事联合作战计划与"第二次军事同盟"第136-140页
 小结第140-142页
结语第142-149页
 一、谋求"防共招牌"下利益最大化:日本对德结盟战略目标第142-143页
 二、一场没有胜算的"情死"赌局:日本对德结盟的冒险心理第143-146页
 三、同床异梦:日本对德结盟的竞争心理第146-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7页
后记第157-159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159页

论文共1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乾隆朝佛教政策研究
下一篇: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