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区块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9-17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时移地震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实例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及主要成果 | 第13-17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时移地震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7-28页 |
·时移地震概述 | 第17-20页 |
·时移地震的概念 | 第17页 |
·时移地震研究的前提 | 第17-20页 |
·时移地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8页 |
·Gassmann 理论及其扩展 | 第20-24页 |
·储层参数与地震参数的转换 | 第24-28页 |
第三章 时移地震方法技术 | 第28-61页 |
·时移地震资料处理技术 | 第28-30页 |
·时移地震资料归一化问题及处理原理 | 第28-30页 |
·时移地震资料归一化处理方法 | 第30页 |
·储层参数反演技术 | 第30-45页 |
·反演方法技术概述 | 第30-32页 |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 | 第32-36页 |
·基于模型的测井属性反演方法 | 第36-41页 |
·随机模拟反演 | 第41-45页 |
·地震属性参数分析 | 第45-56页 |
·地震属性参数的分类、物理意义及提取 | 第45-50页 |
·确定敏感属性的方法 | 第50-55页 |
·时移地震属性的试验特征分析 | 第55-56页 |
·储层预测方法的原理 | 第56-61页 |
·一元线性回归 | 第56-58页 |
·多元线性回归 | 第58-59页 |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四维地震在 LMD 油田的实际应用及分析 | 第61-101页 |
·研究区资料背景 | 第61-67页 |
·构造概况 | 第61页 |
·储层及隔夹层特征 | 第61-62页 |
·开发状态 | 第62-63页 |
·资料来源及四维地震可行性分析 | 第63-67页 |
·目的层位构造解释 | 第67-72页 |
·反射层位标定 | 第67-69页 |
·精细层位追踪 | 第69-70页 |
·构造展布特征 | 第70-72页 |
·地震属性参数反演 | 第72-85页 |
·波阻抗反演 | 第72-82页 |
·隔夹层和储层预测 | 第82-84页 |
·测井参数反演 | 第84-85页 |
·地震属性参数提取及分析 | 第85-96页 |
·地震属性的提取与优化 | 第85-87页 |
·时移属性分析 | 第87-96页 |
·剩余油综合预测 | 第96-101页 |
·神经网络多属性参数综合预测剩余油 | 第96-97页 |
·剩余油储量丰度的计算 | 第97-100页 |
·剩余油分布规律分析 #89\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1-103页 |
·结论 | 第101页 |
·建议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