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花岗岩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选题依据 | 第12-13页 |
·花岗岩类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花岗岩理论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花岗岩类研究的热点 | 第18-19页 |
·花岗岩类研究地位及意义 | 第19页 |
·准噶尔花岗岩研究概况 | 第19-21页 |
·论文工作量及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第22-28页 |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 第22页 |
·地层划分 | 第22-25页 |
·上志留统红柳沟组(S_3h) | 第23-24页 |
·中泥盆统卡拉麦里组(D_2kl) | 第24页 |
·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C_1j) | 第24-25页 |
·下石炭统黑山头组(C_1h) | 第25页 |
·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C_2b) | 第25页 |
·下侏罗统石树沟组(J_3s) | 第25页 |
·新近纪昌吉河组(N_2ch) | 第25页 |
·第四系(Q) | 第25页 |
·构造特征 | 第25-26页 |
·岩浆活动 | 第26-27页 |
·变质作用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岩浆序列划分原则与依据 | 第28-31页 |
·花岗岩类岩石的分类原则 | 第29页 |
·花岗岩类岩石分类方案 | 第29-30页 |
·研究区岩浆序列划分 | 第30-31页 |
·岩体序列划分原则 | 第30页 |
·岩体序列划分依据 | 第30-31页 |
第四章 黄羊山序列 | 第31-54页 |
·黄羊山序列分布特征 | 第31页 |
·序列接触关系 | 第31-33页 |
·序列与围岩接触关系 | 第31-32页 |
·序列内部接触关系 | 第32-33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33-36页 |
·长石 | 第33-35页 |
·黑云母 | 第35页 |
·闪石 | 第35-36页 |
·霓辉石 | 第36页 |
·锆石 | 第36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36-38页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38-41页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39页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39-41页 |
·岩石成因 | 第41-47页 |
·岩浆混合的岩石学及岩相学特征 | 第42-43页 |
·岩浆混合的地球化学证据 | 第43-47页 |
·岩浆混合的同位素佐证 | 第47页 |
·岩浆混合的模式 | 第47页 |
·构造环境分析 | 第47-50页 |
·同位素年代学 | 第50-54页 |
·制样方法 | 第50页 |
·分析方法 | 第50页 |
·黄羊山序列同位素年龄 | 第50-54页 |
第五章 贝勒库都克序列 | 第54-65页 |
·贝勒库都克序列分布特征 | 第54页 |
·序列接触关系 | 第54-55页 |
·序列与围岩接触关系 | 第54-55页 |
·序列内部接触关系 | 第55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55-56页 |
·中粒二长花岗岩 | 第55-56页 |
·中粒正长花岗岩 | 第56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56-58页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58-60页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58-60页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60页 |
·岩石成因 | 第60-62页 |
·构造环境分析 | 第62-63页 |
·同位素年代学 | 第63-65页 |
第六章 库布苏南序列 | 第65-78页 |
·库布苏南序列分布特征 | 第65页 |
·序列接触关系 | 第65-66页 |
·序列与围岩接触关系 | 第65-66页 |
·序列内部接触关系 | 第66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66-67页 |
·寄主花岗岩 | 第66-67页 |
·暗色微粒包体 | 第67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67-69页 |
·测试方法 | 第67页 |
·主量元素及标准矿物组成 | 第67-69页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69页 |
·岩石成因 | 第69-72页 |
·岩石包体与寄主花岗岩成因关系 | 第69-71页 |
·成因讨论 | 第71-72页 |
·构造环境分析 | 第72-73页 |
·同位素年代学 | 第73-78页 |
·样品采集 | 第73-76页 |
·锆石特征及分析结果 | 第76页 |
·锆石年龄意义 | 第76-78页 |
第七章 锡矿北花岗斑岩序列 | 第78-86页 |
·锡矿北花岗斑岩序列分布特征以及接触关系 | 第78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78-79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79-80页 |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第80-81页 |
·微量元素特征 | 第80页 |
·稀土元素特征 | 第80-81页 |
·岩石成因 | 第81页 |
·构造环境分析 | 第81-82页 |
·同位素年代学 | 第82-86页 |
·样品采集 | 第82页 |
·锆石特征及分析结果 | 第82-84页 |
·锆石年龄意义 | 第84-86页 |
第八章 卡拉麦里地区花岗岩类对比研究 | 第86-93页 |
·分布特征以及接触关系 | 第86页 |
·岩石学特征 | 第86页 |
·岩石化学特征 | 第86-88页 |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88-90页 |
·同位素年龄研究 | 第90页 |
·构造环境分析 | 第90-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一、主要研究成果以及进展 | 第93-94页 |
二、存在问题 | 第94-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0页 |
图版说明 | 第100-10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1-103页 |
致谢 | 第103-104页 |
图版 | 第104-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