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前言 | 第6-8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6页 |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的选择 | 第6-7页 |
三、说明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元朝秘史》及其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一、《元朝秘史》的简介 | 第8页 |
二、《元朝秘史》的历史和现状 | 第8-11页 |
第二部分 《元朝秘史》中的新词新义 | 第11-40页 |
第一节 《元朝秘史》中的新词 | 第12-28页 |
一、《元朝秘史》中的新词 | 第12-21页 |
·《大词典》已收,例句出自《元朝秘史》或同时代文献中的新词 | 第12-15页 |
·《大词典》引例晚于《元朝秘史》中的词 | 第15-16页 |
·见于《元朝秘史》而《大词典》未收的词 | 第16-21页 |
二、《元朝秘史》中新词的构成类型 | 第21-28页 |
·旧词赋予新义 | 第21-22页 |
·词素间的组合方式 | 第22-25页 |
·词组凝固 | 第25-26页 |
·由于翻译而产生的新词 | 第26-27页 |
·单音词复音化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元朝秘史》中的新义及演变方式 | 第28-40页 |
一、《元朝秘史》中的新义 | 第28-36页 |
·《大词典》已收,例句出自《元朝秘史》或同时代文献中的新义 | 第28-30页 |
·《大词典》引例晚于《元朝秘史》中的新义 | 第30-32页 |
·见于《元朝秘史》而《大词典》失收的新义 | 第32-36页 |
二、《元朝秘史》新义演变方式 | 第36-40页 |
·词义引申 | 第36-37页 |
·词义转移 | 第37-39页 |
·借助修辞而形成的新义 | 第39-40页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40-44页 |
一、《元朝秘史》中的承古词 | 第40-41页 |
二、《元朝秘史》中的外来词 | 第41-42页 |
三、《元朝秘史》中的方言词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一、本文涉及到的《元朝秘史》中的词语 | 第46-49页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