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水生动物学论文

河流水沙对底栖动物的生态影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3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9-28页
     ·环境因素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第19-23页
     ·底栖动物分类结构与河流生态评价第23-24页
     ·底栖动物功能摄食组与生物监测第24-26页
     ·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8-31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技术路线第29-31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31-45页
   ·研究手段第31-33页
   ·采样面积研究第33-35页
   ·采样方法和鉴定方法第35-40页
   ·河流生态评价指标第40-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3章 河床底质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第45-79页
   ·概述第45页
   ·野外调查第45-67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45-50页
     ·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组成第50-59页
     ·底栖动物组成多样性比较第59-63页
     ·底栖群落的影响因素讨论第63-67页
   ·底质对底栖动物影响的野外试验第67-77页
     ·试验布置与采样分析第67-71页
     ·试验结果第71-76页
     ·底栖动物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第76-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4章 水质污染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及水质生物评价第79-101页
   ·底栖动物与水质生物评价关系概述第79-81页
   ·水质污染对底栖动物分类结构的影响及水质生物评价第81-93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81-87页
     ·水质理化分析第87-89页
     ·水质污染对底栖动物分类结构的影响及水质生物评价第89-93页
   ·水质污染对物种丰度和密度的影响第93-96页
   ·水质污染对功能摄食组的影响第96-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1页
第5章 河床演变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第101-119页
   ·研究区域的河床演变状况第101-104页
   ·河床演变对底栖动物的影响第104-109页
   ·河床演变条件下的典型底栖动物群谱第109-118页
   ·本章小结第118-119页
第6章 栖息地隔离对河流生态的影响第119-147页
   ·栖息地隔离对底栖动物影响的试验研究第119-130页
     ·概述第119-120页
     ·野外调查第120-121页
     ·野外试验研究第121-129页
     ·隔离的生态影响研究小结第129-130页
   ·生物栖息地多样性和适宜性的影响第130-140页
     ·生物栖息地多样性第130-131页
     ·生物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第131-140页
   ·实例研究-东江流域生态修复方略第140-145页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第7章 长江流域底栖动物分布及水生态治理第147-167页
   ·长江流域概况第147-155页
   ·不同河段的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第155-161页
   ·长江流域的水质污染现状第161-165页
     ·水化学指标第161-164页
     ·利用底栖动物群对水质进行评价第164-165页
   ·长江流域水生态治理重点第165-166页
   ·本章小结第166-167页
第8章 总结与展望第167-172页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167-169页
   ·主要创新点第169-170页
   ·研究展望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5页
致谢第185-18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86-189页
附录 A 中国常见科的功能摄食类型和耐污值第189-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斑马鱼Tol2转座子介导的基因捕获及foxj1基因功能研究
下一篇:相位调制SPR成像检测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