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亲属拒证特权研究

内容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21页
引言第21-2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21-22页
 二、研究的现状第22页
 三、研究及分析的方法第22-23页
第一章 亲属拒证特权的基础理论第23-48页
 第一节 亲属拒证特权概述第23-26页
  一、亲属证人第23-24页
  二、作证行为第24-26页
 第二节 亲属拒证特权的价值解读第26-48页
  一、西方学者对亲属拒证特权价值的理论解读第26-31页
  二、亲属拒证特权价值的心理学解读第31-37页
  三、亲属拒证特权价值的经济学解读第37-41页
  四、我国现实语境下对亲属拒证特权价值的具体解读第41-48页
第二章 两大法系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比较研究第48-117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第52-104页
  一、美国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第52-95页
  二、英联邦国家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第95-104页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第104-110页
  一、德国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第104-107页
  二、俄罗斯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第107-108页
  三、日本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第108-110页
  四、意大利的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第110页
 第三节 两大法系亲属拒证特权制度之比较第110-117页
  一、两大法系亲属拒证特权制度之主要差异第110-111页
  二、两大法系亲属拒证特权制度差异之形成原因第111-117页
第三章 我国亲属拒证制度的历史考察第117-157页
 第一节 我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之发展沿革第117-141页
  一、我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的起源第117-124页
  二、我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第124-141页
 第二节 我国古代亲亲相隐制度存续之原因分析第141-157页
  一、经济原因:小农经济的主导形态第141-143页
  二、文化原因:儒家文化的重要地位第143-151页
  三、政治原因:家国同构的伦理政治第151-153页
  四、心理原因:基本人性与传统心理的影响第153-157页
第四章 我国大陆地区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建立第157-200页
 第一节 亲属拒证特权制度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延续第157-161页
  一、亲属拒证特权制度在我国香港地区的延续第157-158页
  二、亲属拒证特权制度在我国澳门地区的延续第158-159页
  三、亲属拒证特权制度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延续第159-161页
 第二节 亲属拒证特权制度在我国大陆地区的缺位及影响第161-172页
  一、我国大陆地区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缺位的原因分析第161-164页
  二、我国大陆地区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缺位的负面影响第164-172页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构建第172-200页
  一、我国大陆地区亲属证人作证的运行现状第173-178页
  二、我国大陆地区亲属拒证特权制度的设计第178-192页
  三、我国大陆地区亲属作证鼓励机制的建立第192-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1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214页

论文共2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书面证言
下一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