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1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创新之处 | 第8-9页 |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2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法基础 | 第11-26页 |
·职业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职业 | 第11-12页 |
·职业化 | 第12-14页 |
·研究职业化的方法 | 第14-15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第15-20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内涵的界定 | 第15-16页 |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问题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的表现形式 | 第18-20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的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0-21页 |
·社会分工与分群理论 | 第21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的方法基础 | 第21-25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1-22页 |
·因子分析法 | 第22-23页 |
·结构方程模型 | 第23-24页 |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假设的构建 | 第26-42页 |
·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第26-27页 |
·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基础:胜任力 | 第27-35页 |
·职业化与胜任力的关系 | 第27-28页 |
·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者胜任力研究 | 第28-35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指标理论体系 | 第35-36页 |
·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解析 | 第36-41页 |
·职业知识 | 第36-37页 |
·职业技能 | 第37-38页 |
·职业认证 | 第38-39页 |
·职业行为 | 第39-40页 |
·职业道德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假设的实证研究 | 第42-57页 |
·调研问卷设计 | 第42-43页 |
·设计目的 | 第42页 |
·设计原则 | 第42页 |
·问卷设计及修正 | 第42-43页 |
·调查方式的选择 | 第43页 |
·被调研人力资源管理者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 第43-48页 |
·被调研人力资源管理者基本情况统计 | 第43-47页 |
·被调研人力资源管理者所在企业基本情况统计 | 第47-48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48-56页 |
·探索性因素分析 | 第48-51页 |
·验证性因素分析 | 第51-54页 |
·归一法确定各层指标权重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5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实例 | 第57-66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 第57-59页 |
·因素集的确定及评价语V 的建立 | 第57-58页 |
·模糊子集及模糊评价矩阵的确定 | 第58-59页 |
·评价向量的确定及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第59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指数的构建 | 第59-61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应用实例 | 第61-65页 |
·人力资源管理者X 从业背景简介 | 第62页 |
·具体算例 | 第62-64页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 | 第66-68页 |
·研究结论 | 第66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78页 |
A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调查问卷 | 第74-77页 |
B 人力资源管理者职业化评价调查问卷 | 第77-78页 |
C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