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的盈余质量评价 | 第11-12页 |
·收付实现制原则下的盈余质量评价 | 第12-14页 |
·国内外文献的相关启示 | 第14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 第15-17页 |
2 盈余质量评价的基础理论 | 第17-25页 |
·盈余质量的内涵 | 第17-18页 |
·盈余质量的计量 | 第18-20页 |
·盈余反应系数 | 第18-19页 |
·盈余预测价值 | 第19页 |
·净收益与经营现金流量的差异 | 第19-20页 |
·盈余及时性 | 第20页 |
·影响盈余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20-23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1页 |
·全面收益理论 | 第21-22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23页 |
·盈余质量的评价标准——决策有用观 | 第23-25页 |
3 盈余质量评价方法的分析 | 第25-34页 |
·盈余质量评价模型的分析 | 第25-29页 |
·权责发生制原则下的盈余质量评价模型的分析 | 第25-28页 |
·收付实现制原则下的盈余质量评价模型的分析 | 第28-29页 |
·盈余质量评价方法的改进 | 第29-34页 |
·盈余质量评价方法的定性比较 | 第29-30页 |
·盈余和现金流市场反应度模型的建立 | 第30-34页 |
4 实证研究——基于中国 A 股市场 | 第34-47页 |
·样本的选取 | 第34页 |
·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盈余和现金流与市场反应的回归分析 | 第35-45页 |
·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基本模型的回归分析 | 第36-39页 |
·行业分析 | 第39-45页 |
·实证分析结论 | 第45-47页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7-52页 |
·总结 | 第47页 |
·建议 | 第47-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78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