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法中的妇女权益研究--以德保县马隘镇乐林村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4页 |
| ·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第7-8页 |
| ·“民间法”的界定 | 第8页 |
| ·文献回顾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 ·国外民间法研究状况 | 第8-10页 |
| ·国内民间法中的妇女权益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 ·壮族民间法中的妇女权益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 ·指导理论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 2 调查点概况 | 第14-17页 |
| ·地理环境和建置沿革 | 第14-15页 |
| ·村落情况 | 第15-17页 |
| 3 壮族妇女权益民间法的内容与功能 | 第17-33页 |
| ·壮族妇女权益民间法的历史传承 | 第17-20页 |
| ·乐林壮族妇女权益民间法的表现形式 | 第20-28页 |
| ·禁忌 | 第20-21页 |
| ·族规家训 | 第21-22页 |
| ·习惯 | 第22-25页 |
| ·习惯法 | 第25-27页 |
| ·村规民约 | 第27-28页 |
| ·壮族妇女权益民间法的时代性变迁 | 第28-31页 |
| ·内容的现代化 | 第29-30页 |
| ·权威的多样化 | 第30页 |
| ·裁决方式的理性化 | 第30-31页 |
| ·调控范围的有限化 | 第31页 |
| ·壮族妇女权益民间法的社会功能 | 第31-33页 |
| ·传承民族文化 | 第31页 |
| ·规范社会秩序 | 第31-32页 |
| ·增强家族凝聚力 | 第32页 |
| ·调整婚姻关系 | 第32-33页 |
| 4 壮族民间法与国家法视野下的妇女权益 | 第33-42页 |
| ·壮族妇女权益保护存在的缺陷与面临的困境 | 第33-35页 |
| ·壮族民间法与国家法视野下妇女权益的保护 | 第35-37页 |
| ·壮族妇女权益民间法与国家法的互动与调适 | 第37-39页 |
| ·国家法视野下对壮族妇女权益民间法的审视 | 第39-42页 |
| 5 结语 | 第42-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