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村民自治的异化:“村官自治”现象探析--以山东省Z市L村为分析案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一、基本理论阐述第12-16页
 (一) 应然状态的村民自治第12-14页
  1、村民自治的界定第12-13页
  2、村民自治的实质第13页
  3、村民自治中村委会及其成员的职责第13-14页
 (二) 实然状态的"村官自治"第14-16页
  1、村官的界定第14页
  2、"村官自治"区别于村民自治的本质第14-16页
二、L村"村官自治"现状第16-20页
 (一) L村的概况第16页
 (二) L村"村官自治"现象第16-20页
  1、村官操纵选举第16-18页
  2、村官全权决策重大村务第18-19页
  3、村官剥夺村民的的民主管理权第19页
  4、村官无视村民的民主监督权利第19-20页
三、"村官自治"的危害分析第20-23页
 (一) "村官自治"容易诱发村官腐败第21-22页
 (二) "村官自治"严重影响我国农村的民主化进程第22页
 (三) "村官自治"现象严重影响农村政治认同第22-23页
四、"村官自治"的原因分析第23-34页
 (一) "村官自治"的经济原因第23-25页
  1、农村总体落后的经济状况的制约第23-24页
  2、利益关联度的不断下降弱化了村民与村官之间的联系第24-25页
  3、"理性人"意识与税费改革共同冲击着村干部的行为选择第25页
 (二) "村官自治"的政治原因第25-32页
  1、对原有自上而下的治理思路的路径依赖第25-26页
  2、压力型体制的束缚第26-27页
  3、与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不完善的制约第27-29页
  4、农村民主运行机制不健全的影响第29-32页
 (三) "村官自治"的文化原因第32-34页
  1、家族、宗族意识在农村影响深远第32-33页
  2、权力本位意识、人治思想在农村比较盛行第33-34页
  3、远离政治的习惯心理在农村表现突出第34页
五、遏制"村官自治"现象的对策探讨第34-47页
 (一) 发展农村经济奠定村级民主的经济基础第35-37页
  1、搞活农村经济,奠定村级民主的物质基础第35-36页
  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村民自治提供新的动力基础第36-37页
 (二) 完善体制、机制奠定村民自治的政治基础第37-44页
  1、改善乡村关系,破除压力型体制的束缚第37-40页
  2、完善与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制度第40-41页
  3、健全农村民主运行机制第41-44页
 (三) 塑造现代政治文化奠定村民自治的文化基础第44-47页
  1、消除臣民意识,构建民主型政治文化第44-45页
  2、改造小农意识,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第45-46页
  3、改变人治传统,建设法治型政治文化第46-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0-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下一篇:当前基层农村政治沟通弱化问题研究--以鲁西南H村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