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4-16页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6-31页 |
·盈余质量的内涵与界定 | 第16-18页 |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关系研究现状 | 第18-29页 |
·股权结构与股东行为的研究 | 第18-23页 |
·董事会特征研究相关文献 | 第23-26页 |
·公司治理其他方面的文献 | 第26-29页 |
·文献评述和问题的提出 | 第29-31页 |
第3章 公司治理综合指数构建 | 第31-66页 |
·前言 | 第31-32页 |
·公司治理基本要素选择 | 第32-49页 |
·股权结构 | 第32-39页 |
·股东行为 | 第39-41页 |
·董事会治理 | 第41-45页 |
·委员会治理 | 第45-46页 |
·高管持股与薪酬 | 第46-47页 |
·其他治理 | 第47-49页 |
·公司治理综合指数构建 | 第49-66页 |
·主成分分析方法 | 第51-54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公司治理指数构建 | 第54-66页 |
第4章 公司治理和盈余质量关系的初步检验 | 第66-96页 |
·前言 | 第66-68页 |
·公司治理基本要素和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68-87页 |
·研究模型和样本 | 第68-74页 |
·股权结构、股东行为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74-79页 |
·董事会特征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79-84页 |
·其他治理要素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84-87页 |
·公司治理综合指数与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87-93页 |
·公司治理综合指数与盈余质量的线性关系检验 | 第88-89页 |
·公司治理综合指数与盈余质量的非线性关系检验 | 第89-93页 |
·小结 | 第93-96页 |
第5章 公司治理和盈余质量关系的进一步检验——基于门槛回归模型分析 | 第96-122页 |
·引言 | 第96-97页 |
·门槛回归模型方法 | 第97-103页 |
·门槛模型的一般形式 | 第98页 |
·模型的估计和检验 | 第98-103页 |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门槛效果 | 第103-107页 |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门槛效果检验 | 第103-105页 |
·门槛效果下的估计结果 | 第105-107页 |
·股权制衡度的门槛效果 | 第107-112页 |
·股权制衡度的门槛效果检验 | 第107-110页 |
·门槛效果下的估计结果 | 第110-112页 |
·董事会独立性的门槛效果 | 第112-115页 |
·独立董事比例的门槛效果检验 | 第112-113页 |
·门槛效果下的估计结果 | 第113-115页 |
·公司治理综合指数的门槛效果分析 | 第115-120页 |
·公司治理综合指数的门槛效果检验 | 第115-118页 |
·门槛效果下的估计结果 | 第118-120页 |
·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6章 公司治理效率、治理强度和盈余质量 | 第122-143页 |
·前言 | 第122-123页 |
·公司治理强度和公司治理效率 | 第123-126页 |
·公司治理和代理问题 | 第123-124页 |
·公司治理强度的衡量 | 第124-125页 |
·公司治理效率的衡量 | 第125-126页 |
·基于公司治理综合指数的检验 | 第126-136页 |
·基本假说和样本 | 第126-129页 |
·不考虑公司治理强度时公司治理效率和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129-131页 |
·不考虑公司治理效率时公司治理强度和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131-132页 |
·控制公司治理强度时公司治理效率和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132-134页 |
·控制公司治理效率时公司治理强度和盈余质量的关系 | 第134-136页 |
·基于董事会规模和董事会独立性的检验——稳健性检验 | 第136-141页 |
·以董事会规模作为公司治理强度的替代变量 | 第136-139页 |
·以独立董事比例作为公司治理强度的替代变量 | 第139-141页 |
·小结 | 第141-14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43-146页 |
致谢 | 第146-147页 |
参考文献 | 第147-1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6-1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