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绵羊群体微卫星D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8-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9页 |
·本文绵羊品种简介 | 第11-13页 |
·萨福克绵羊 | 第11页 |
·特克塞尔绵羊 | 第11-12页 |
·杜泊绵羊 | 第12页 |
·南非肉用美利奴绵羊 | 第12页 |
·东弗里生绵羊 | 第12-13页 |
·小尾寒羊 | 第13页 |
·畜禽遗传多样性保护的意义、理论与方法 | 第13-16页 |
·畜禽遗传多样性概念及保护意义 | 第13-14页 |
·畜禽遗传多样性保护理论 | 第14-15页 |
·畜禽遗传多样性保护方法 | 第15-16页 |
·畜禽遗传多样性评估方法 | 第16-21页 |
·体型外貌的遗传多样性 | 第16-17页 |
·细胞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第17-18页 |
·生化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第18页 |
·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 第18-21页 |
·微卫星DNA标记 | 第21-26页 |
·微卫星DNA的含义及其分布 | 第21-22页 |
·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及其遗传特点 | 第22页 |
·微卫星标记的特性 | 第22-24页 |
·绵羊微卫星标记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24-26页 |
·微卫星标记在动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 第26-29页 |
·构建遗传连锁图谱 | 第26-27页 |
·个体及亲缘关系鉴定 | 第27页 |
·用微卫星制作DNA指纹 | 第27-28页 |
·定位功能基因和QTL | 第28页 |
·微卫星对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关系的分析 | 第28-29页 |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9页 |
·实验材料 | 第29-34页 |
·实验样本 | 第29-30页 |
·微卫星引物 | 第3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0-31页 |
·主要试剂及配剂 | 第31-33页 |
·分析工具和软件 | 第33-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4-36页 |
·样品DNA的提取及浓度和纯度的检测 | 第34-35页 |
·PCR扩增及产物的琼脂糖检测 | 第35页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PCR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5-36页 |
·统计分析 | 第36-39页 |
·群体内遗传变异 | 第36-38页 |
·群体间遗传变异 | 第38-3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9-55页 |
·微卫星DNA的PCR扩增产物的结果与检测 | 第39-40页 |
·PCR扩增产物的琼脂糖检测 | 第39页 |
·PCR扩增产物的PAGE检测 | 第39-40页 |
·群体内遗传变异的检测结果 | 第40-51页 |
·等位基因数目和频率 | 第40-46页 |
·有效等位基因数 | 第46-47页 |
·多态信息含量 | 第47页 |
·期望遗传杂和度和观察遗传杂和度 | 第47-49页 |
·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 | 第49-51页 |
·群体间遗传变异的检测结果 | 第51-55页 |
·F-统计量检验 | 第51页 |
·总群体杂和度、亚群体杂和度和遗传分化系数 | 第51-52页 |
·群体遗传距离 | 第52-53页 |
·聚类分析 | 第53-55页 |
4 讨论 | 第55-56页 |
·关于取样问题 | 第55页 |
·关于微卫星位点的选择问题 | 第55-56页 |
·关于“影子带”的问题 | 第56页 |
5 结论 | 第56-58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