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8-9页 |
目录 | 第9-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 | 第11-12页 |
·趋化因子 | 第11页 |
·趋化因子受体 | 第11-12页 |
·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与炎症的关系 | 第12页 |
·关于牛CXCR1&CXCR2的命名 | 第12-14页 |
·牛CXCR1&CXCR2及其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CXCR1&CXCR2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牛CXCR1&CXCR2基因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奶牛乳腺炎研究进展 | 第16-21页 |
·乳腺炎的分类及其发病状况 | 第16页 |
·奶牛乳腺炎的因素 | 第16-17页 |
·奶牛乳腺炎的危害 | 第17-18页 |
·奶牛隐性乳腺炎的判定 | 第18-19页 |
·奶牛体细胞数与产奶量的关系 | 第19页 |
·奶牛乳腺炎的遗传学研究 | 第19-20页 |
·奶牛乳腺炎抗性候选基因 | 第20页 |
·CXCR1&CXCR2及其基因与乳腺炎的关系 | 第20-21页 |
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30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主要仪器设备和药品试剂 | 第22-2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23页 |
·主要药品、试剂 | 第23-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30页 |
·牛奶体细胞测定 | 第24页 |
·DNA的抽提 | 第24-25页 |
·巢式PCR引物的设计与扩增 | 第25-27页 |
·CRS-PCR-RFLP引物设计与扩增 | 第27-28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8-30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0-45页 |
·DNA的抽提结果 | 第30-31页 |
·巢式PCR扩增结果 | 第31-34页 |
·牛CXCR1&CXCR2基因一次PCR结果 | 第31页 |
·牛CXCR1&CXCR2基因二次PCR结果 | 第31-32页 |
·牛CXCR1&CXCR2基因的序列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CXCR1&CXCR2基因RFLP分析结果 | 第34-36页 |
·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 | 第36-37页 |
·CXCR1&CXCR2基因在群体中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结果 | 第37-38页 |
·牛群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分析结果 | 第38页 |
·CXCR1&CXCR2基因单倍型分析 | 第38-42页 |
·中国荷斯坦牛两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炎相关性分析 | 第42-45页 |
·CXCR1基因各基因型SCS和305d产奶量比较 | 第42-43页 |
·CXCR2基因各基因型SCS和305d产奶量比较 | 第43-44页 |
·CXCR1&CXCR2基因各单倍型SCS和305d产奶量比较 | 第44-45页 |
5 讨论 | 第45-47页 |
·牛CXCR1&CXCR2基因SNPs位点和RFLP检测的可靠性 | 第45页 |
·牛CXCR1&CXCR2基因SNPs在不同牛群中的分布 | 第45-46页 |
·CXCR1&CXCR2基因的群体遗传变异 | 第46页 |
·CXCR1&CXCR2基因多态性的应用 | 第46-47页 |
·不同氨基酸突变位点影响结果 | 第47页 |
·CXCR1&CXCR2基因型选择的可行性 | 第47页 |
6 结论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1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