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 第10-28页 |
一、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概念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 选举和选举制度的概念 | 第10页 |
(二) 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12-15页 |
三、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 | 第15-28页 |
(一) 选举权平等性方面存在不足 | 第15-18页 |
(二) 间接选举范围过大 | 第18-21页 |
(三) 选举缺乏竞争性 | 第21-23页 |
(四) 现行提名和确定代表候选人的方式有待改进 | 第23-25页 |
(五) 选民登记办法与投票环节存在缺陷 | 第25-26页 |
(六) 兼职代表无法保证履职质量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外国的议会选举及其启示 | 第28-37页 |
一、国外的议会选举 | 第28-33页 |
(一) 英国的议会选举 | 第28-30页 |
(二) 德国的议会选举 | 第30-32页 |
(三) 法国的议会选举 | 第32-33页 |
二、国外议会选举的启示 | 第33-37页 |
第三部分 完善我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不足的几点建议 | 第37-50页 |
一、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 第37-40页 |
(一) 选举权平等的必要性 | 第37-39页 |
(二) 采取循序渐进方式推进选举权平等 | 第39-40页 |
二、扩大直接选举的范围 | 第40-42页 |
(一) 直接选举有扩大到县级的成功经验 | 第40页 |
(一) 直接选举有扩大到县级的成功经验 | 第40-41页 |
(二) 推进直接选举是大势所趋 | 第41-42页 |
(三) 扩大直选应分阶段逐步推进 | 第42页 |
三、引入竞争机制 | 第42-44页 |
(一) 在选民中广泛宣传竞选 | 第42-43页 |
(二) 完善介绍候选人程序 | 第43-44页 |
四、改进代表候选人提名办法 | 第44-46页 |
(一) 改革和完善代表候选人提名制度 | 第44页 |
(二) 扩大代表候选人的预选范围 | 第44-45页 |
(三) 强化联名提名制度的作用 | 第45-46页 |
五、完善选民登记和投票环节 | 第46-48页 |
(一) 改革现行选民登记方式 | 第46-47页 |
(二) 严格投票保密程序 | 第47-48页 |
六、逐步推进代表专职化 | 第48-50页 |
(一) 实行专职代表制是历史的必然 | 第48-49页 |
(二) 推进代表专职化的几点措施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注释 | 第5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