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9页 |
(一)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的提出 | 第10页 |
2.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 国内外学者对政府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 国内外学者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三) 基本概念阐释 | 第14-17页 |
1. 地方政府 | 第14-15页 |
2. 政府能力 | 第15-16页 |
3. 公共服务 | 第16-17页 |
4.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第17页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7-18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五)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8-19页 |
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一、内蒙古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30页 |
(一) 公共服务能力现状 | 第19-21页 |
1. 教育公共服务进展明显 | 第19-20页 |
2. 公共卫生服务取得重大进展 | 第20页 |
3. 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确立 | 第20-21页 |
4. 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加大 | 第21页 |
5. 科技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 第21页 |
6. 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得到加强 | 第21页 |
(二) 公共服务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21-30页 |
1. 公共服务供给总量少,政府投入不足 | 第21-22页 |
2.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平衡 | 第22-28页 |
3.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政府过度垄断 | 第28-30页 |
二、内蒙古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6页 |
(一) 观念层面 | 第30-31页 |
1. 公共服务理念尚未真正形成 | 第30页 |
2. 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仍然存在 | 第30-31页 |
(二) 体制层面的原因 | 第31-34页 |
1. 行政体制的阻碍 | 第31-32页 |
2. 财政体制不完善 | 第32-33页 |
3. 投融资体制错位 | 第33-34页 |
(三) 机制层面的原因 | 第34-36页 |
1. 缺乏绩效评估机制 | 第34页 |
2. 缺乏以公众为对象的服务机制 | 第34-35页 |
3. 政府责任机制不健全 | 第35-36页 |
三、提升内蒙古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对策 | 第36-44页 |
(一) 转变观念,构建服务型政府 | 第36-37页 |
1. 摒弃“官本位”价值观念,树立“民本位”价值观念 | 第36页 |
2. 转变管制行政理念,树立服务行政理念 | 第36-37页 |
(二) 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社会化 | 第37-39页 |
1. 公共服务市场化 | 第37-38页 |
2. 公共服务社会化 | 第38-39页 |
(三)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提供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制 | 第39-41页 |
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 第39-40页 |
2. 加快由投资型财政向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转变 | 第40页 |
3.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完善转移支付制度 | 第40-41页 |
(四) 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科学的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 第41-42页 |
(五)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