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法律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我国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演变进程与相关概念 | 第9-14页 |
第一节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第9-11页 |
一、经济适用住房形成的历史背景 | 第9-10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的发展沿革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经济适用住房的概念 | 第11-14页 |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义 | 第11-12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的特征 | 第12页 |
三、经济适用住房的性质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我国现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分析 | 第14-26页 |
第一节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法律层级 | 第14页 |
第二节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内容及存在问题 | 第14-23页 |
一、有关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的规定 | 第14-15页 |
二、有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资金来源的规定 | 第15-16页 |
三、有关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的规定 | 第16-17页 |
四、有关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的规定 | 第17-19页 |
五、有关经济适用住房申请条件和程序的规定 | 第19-20页 |
六、有关经济适用住房退出机制的规定 | 第20-21页 |
七、有关经济适用住房监督制度以及法律责任的规定 | 第21-23页 |
第三节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中的产权关系 | 第23-26页 |
一、经济适用住房的产权期限 | 第23页 |
二、经济适用住房的各阶段产权关系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各省市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探索实例 | 第26-29页 |
第一节 杭州市的“转售为租”模式 | 第26页 |
一、“转售为租”的主要内容 | 第26页 |
二、“转售为租”的实质与存在的问题 | 第26页 |
第二节 淮安市的“共有产权”模式 | 第26-27页 |
一、“淮安模式”的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二、“淮安模式”的实质与存在的问题 | 第27页 |
第三节 深圳市通过各种渠道扩大经济适用住房房源 | 第27-29页 |
一、工业用地、单位自有未建居住用地 | 第27-28页 |
二、小产权房用做保障性住房的探索 | 第28-29页 |
第四章 进一步完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建议 | 第29-36页 |
第一节 由国务院颁布《保障性住房管理条例》 | 第29-35页 |
一、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房源 | 第29-30页 |
二、严格审查准入制度 | 第30-31页 |
三、设立听证制度 | 第31-32页 |
四、健全住房金融体系 | 第32-33页 |
五、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退出机制 | 第33页 |
六、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监督机制 | 第33-35页 |
第二节 转变政府对房地产业中住宅的定位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