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材产业经济预警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第二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 第五节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 一、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 二、局限性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经济预警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 第一节 经济预警有关概念 | 第16-17页 |
| 第二节 经济预警理论综述 | 第17-23页 |
| 一、国外经济预警研究 | 第17-18页 |
| 二、我国经济预警研究 | 第18-23页 |
| 第三章 中国建材产业发展概述 | 第23-30页 |
| 第一节 中国建材产业概况 | 第23-25页 |
| 一、中国建材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3-24页 |
| 二、中国建材产业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4页 |
| 三、中国建材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第24-25页 |
| 第二节 建材主要子行业分析 | 第25-28页 |
| 一、水泥子产业 | 第26-27页 |
| 二、玻璃子产业 | 第27-28页 |
| 三、陶瓷子产业 | 第28页 |
| 第三节 中国建材相关产业分析 | 第28-30页 |
| 一、房地产业 | 第28-29页 |
| 二、建筑业 | 第29页 |
| 三、能源行业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中国建材产业预警系统构建 | 第30-42页 |
| 第一节 中国建材产业预警机制的基本内涵 | 第30-33页 |
| 一、中国建材产业预警系统研究目的 | 第30-31页 |
| 二、中国建材产业预警系统的功能 | 第31-32页 |
| 三、中国建材产业预警系统的逻辑框架 | 第32-33页 |
| 第二节 中国建材产业预警系统框架设计 | 第33-36页 |
| 一、建材产业预警子系统 | 第34-35页 |
| 二、建材子产业预警系统 | 第35页 |
| 三、建材产业环保预警系统 | 第35页 |
| 四、建材产业技术创新预警系统 | 第35-36页 |
| 第三节 中国建材产业预警系统实施步骤 | 第36-42页 |
| 一、中国建材产业预警指标体系构建 | 第36-39页 |
| 二、中国建材产业预警指标权重赋值 | 第39页 |
| 三、中国建材产业预警指标警限确定 | 第39-40页 |
| 四、中国建材产业预警指数的计算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中国建材子产业预警实证研究 | 第42-54页 |
| 第一节 水泥产业预警指标选择 | 第42-43页 |
| 第二节 水泥产业预警指标权重分配 | 第43-44页 |
| 第三节 单个指标指数计算和警限值确定 | 第44-50页 |
| 一、水泥产业预警指标数据处理 | 第44-48页 |
| 二、水泥产业预警指标数据预测 | 第48-49页 |
| 三、计算单个指标指数 | 第49页 |
| 四、单个指标警限值的确定 | 第49-50页 |
| 第四节 综合预警指数计算和警限确定 | 第50-51页 |
| 第五节 水泥产业预警指数计算及警限确定 | 第51-52页 |
| 一、预警指数计算 | 第51-52页 |
| 二、预警指数警限的确定 | 第52页 |
| 第六节 预警结果分析及政策建议 | 第52-54页 |
| 一、预警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 二、对策建议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6页 |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4-55页 |
| 第二节 后续展望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 附录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