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水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轮渡、摆渡运输论文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技术研究

致谢第1-5页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28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7页
     ·烟大铁路轮渡建设背景第13-14页
     ·烟大铁路轮渡建设意义第14-16页
     ·本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国内外铁路轮渡发展综述第17-23页
     ·国外铁路轮渡发展概况第18-21页
     ·我国铁路轮渡发展概况第21-23页
   ·超大型工程系统集成理论应用现状第23-25页
   ·研究方法与内容第25-28页
     ·研究方法第25页
     ·研究内容第25-26页
     ·主要创新点第26-28页
2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分析第28-36页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的总体思想第28-29页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的必要性第28页
     ·系统集成的核心思想第28-29页
   ·铁路轮渡系统基本功能及要求分析第29-31页
     ·系统的基本功能第29-30页
     ·系统的基本要求第30-31页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目标与原则第31-33页
     ·系统集成的目标第31-32页
     ·系统集成的原则第32-33页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模式选择第33-34页
   ·小结第34-36页
3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框架分析第36-46页
   ·铁路轮渡系统接口问题与关键技术分析第36-40页
     ·核心子系统划分第36-38页
     ·接口问题第38-39页
     ·关键技术第39-40页
   ·铁路轮渡系统物理网络架构第40-43页
   ·铁路轮渡系统逻辑流程架构第43-45页
   ·小结第45-46页
4 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方法第46-78页
   ·铁路轮渡系统技术集成方法第46-72页
     ·技术集成的必要性第47-48页
     ·技术开发方法第48-59页
     ·工程实施方法第59-72页
   ·铁路轮渡系统运营管理集成方法第72-77页
     ·运营管理集成的必要性第72-73页
     ·运营管理集成的模式第73-74页
     ·运营管理集成的内容第74-77页
   ·小结第77-78页
5 铁路轮渡系统优化评估模型第78-103页
   ·系统优化影响因素分析第78-82页
     ·系统优化评估的必要性第78-79页
     ·系统优化的决定要素分析第79-82页
   ·系统优化评估指标体系第82-91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第82-83页
     ·指标体系的设计第83-85页
     ·指标的取值说明第85-91页
   ·系统优化评估模型的建立第91-102页
     ·系统优化评估模型的基本原则第91页
     ·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和层次分析模型第91-97页
     ·系统评估的模糊性层次分析模型第97-102页
   ·小结第102-103页
6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技术及实施第103-145页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第103-108页
     ·铁路子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第103-104页
     ·栈桥子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第104-105页
     ·港口子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第105-106页
     ·渡船子系统特点与集成目标第106-108页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接口及关键技术分析第108-115页
     ·影响船桥港子系统的关键问题第108-110页
     ·子系统间接口关键技术分析第110-115页
   ·烟大铁路轮渡子系统技术集成第115-134页
     ·铁路子系统技术集成第115-117页
     ·栈桥子系统技术集成第117-125页
     ·港口子系统技术集成第125-130页
     ·渡船子系统技术集成第130-134页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运营管理集成第134-142页
     ·制度环境管理体系第134-135页
     ·安全监控体系第135-138页
     ·信息化管理系统第138-140页
     ·作业流程第140-142页
   ·小结第142-145页
7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效果分析第145-184页
   ·概述第145-146页
   ·烟大铁路轮渡系统集成评估第146-149页
     ·评估指标权重的计算第146-149页
     ·综合评估分析第149页
   ·系统综合能力分析第149-156页
     ·铁路轮渡系统能力参数的选取第149-150页
     ·各子系统设计能力计算第150-154页
     ·系统综合设计能力第154-156页
     ·系统能力加强措施第156页
   ·系统动力仿真分析第156-180页
     ·仿真分析思路第156-158页
     ·仿真分析模型第158-171页
     ·仿真分析与结论第171-180页
   ·系统联合调试第180-183页
     ·联合调试实施过程第180-181页
     ·联合调试主要内容第181页
     ·联合调试情况第181-183页
     ·联合调试结果第183页
   ·小结第183-184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84-189页
   ·研究结论第184-187页
   ·研究展望第187-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192页
作者简历第192-19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95页

论文共1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时变二源数据的城市公交调度协调模型与算法
下一篇:道路客运站场布局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