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与服装手绘动画生成方法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7-26页 |
·传统手绘动画介绍 | 第17-20页 |
·计算机辅助手绘动画技术简介 | 第20-22页 |
·本文的研究目标 | 第22-24页 |
·本文的篇章结构 | 第24-26页 |
第2章 计算机辅助手绘动画综述 | 第26-56页 |
·传统计算机辅助手绘动画技术 | 第26-35页 |
·中间帧生成技术 | 第27-31页 |
·手绘动画自动上色技术 | 第31-35页 |
·计算机辅助表情动画技术 | 第35-44页 |
·基于二维平面的表情动画生成 | 第35-40页 |
·结合三维约束的表情动画生成 | 第40-42页 |
·真实感人脸表情动画生成 | 第42-44页 |
·计算机辅助服装动画技术 | 第44-55页 |
·基于关键帧插值的服装动画技术 | 第45-47页 |
·服装动力学模拟技术 | 第47-52页 |
·服装布料的运动捕获技术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基于现场表演的多视点手绘表情动画生成 | 第56-77页 |
·概述 | 第56-58页 |
·基于现场表演的多视点手绘动画生成系统 | 第58-60页 |
·基于主帧线绘图创建脸部三维几何模型 | 第60-62页 |
·视频驱动模型动画 | 第62-68页 |
·表情特征跟踪 | 第63-65页 |
·匹配关系模型 | 第65-67页 |
·三维近似模型变形 | 第67-68页 |
·艺术化绘制方法 | 第68-73页 |
·从艺术作品中提取风格化光照分布信息 | 第70-72页 |
·基于光照球的艺术化上色 | 第72-7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3-76页 |
·动画生成的镜头规划 | 第73-74页 |
·视频驱动手绘表情动画生成实验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4章 基于样例学习的表情动画的夸张生成 | 第77-88页 |
·概述 | 第77-79页 |
·基于样例学习的表情夸张生成方案 | 第79-80页 |
·基于样例的映射关系模型 | 第80-84页 |
·面部表情图构建 | 第81-82页 |
·训练样例的构建 | 第82-83页 |
·基于ANN训练的映射关系模型 | 第83-84页 |
·视频表情获取和夸张表情动画生成 | 第84-85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5-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5章 结合三维信息的手绘服装动画生成 | 第88-95页 |
·概述 | 第88-89页 |
·结合三维信息的手绘服装动画生成方案 | 第89-90页 |
·服装近似三维模型创建 | 第90-91页 |
·基于动力学模拟的手绘服装动画生成 | 第91-93页 |
·服装动力学模拟 | 第91-92页 |
·碰撞检测与反应 | 第92-93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6章 手绘动画中的服装运动规律建模 | 第95-103页 |
·概述 | 第95-96页 |
·问题描述及解决方案 | 第96-97页 |
·动力学参数计算 | 第97-99页 |
·关键帧设定 | 第97-98页 |
·控制模拟 | 第98-99页 |
·GPU加速 | 第99-102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7章 基于关键帧内插生成手绘服装动画 | 第103-114页 |
·概述 | 第103-105页 |
·基于关键帧内插的手绘服装动画生成方案 | 第105-106页 |
·服装手绘图线条与近似模型对应关系 | 第106-109页 |
·侧影线 | 第106-107页 |
·结构线与边界线 | 第107-108页 |
·褶皱线 | 第108-109页 |
·服装运动模型指导的手绘服装动画内插生成 | 第109-11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0-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8章 结合显式动作数据外推生成手绘服装动画 | 第114-123页 |
·概述 | 第114-115页 |
·问题描述与解决方案 | 第115-116页 |
·基于显式运动数据的服装动力学模拟 | 第116-119页 |
·骨架模型以及显式运动数据格式 | 第117-118页 |
·显式运动数据的映射 | 第118-119页 |
·服装运动模型指导的手绘服装动画外推生成 | 第119-120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20-121页 |
·利用外推生成的手绘服装动画 | 第120-121页 |
·与基于三维模型艺术化渲染方法的对比 | 第121页 |
·本章小结 | 第121-123页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7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23-125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2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