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性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8页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第9-14页
  一.研究的目的第9-11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1-14页
 第二节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特殊性第14-23页
  一.银行激励与约束的不对称性第14-17页
  二.操作风险与其它风险的关系第17-23页
 第三节 本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23-28页
  一.本文的结构第23-25页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第25-26页
  三.本文的创新第26-28页
第二章 操作风险研究综述第28-39页
 第一节 操作风险定义综述第28-32页
  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定义及类型划分第28-30页
  二.大型国际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定义第30-32页
 第二节 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第32-39页
  一.国外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第32-33页
  二.国内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第33-35页
  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操作风险度量的基本方法第35-39页
第三章 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第39-60页
 第一节 有关操作风险的制度经济学理论第39-48页
  一.制度经济学对制度的定义第39-44页
  二.制度经济学的工具——博弈论第44-48页
 第二节 内生交换经济学第48-60页
  一.内生交换经济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第50-55页
  二.一级交换和二级交换第55-60页
第四章 操作风险成因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第60-88页
 第一节 操作风险的制度经济学定义和分类第60-63页
  一.操作风险的制度经济学定义第60-61页
  二.操作风险的制度经济学分类第61-63页
 第二节 操作风险成因的委托代理理论解释第63-70页
  一.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引发的操作风险第65-68页
  二.银行与监管部门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引发的操作风险第68-69页
  三.商业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关系引发的操作风险第69-70页
 第三节 操作风险成因的行为金融理论解释第70-77页
  一.BSV模型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对操作风险的解释第72-74页
  二.DHS模型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对操作风险的解释第74-75页
  三.HS模型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对操作风险的解释第75-77页
  四.羊群效应模型的心理学基础理论对操作风险的解释第77页
 第四节 操作风险的内生交换经济学分析第77-82页
  一.操作风险事件执行人的成本收益模型第78-80页
  二.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管理的成本收益模型第80-81页
  三.监管部门操作风险管理的成本收益模型第81-82页
 第五节 操作风险管理的博弈论模型分析第82-88页
  一.个人与金融机构的博弈模型第82-84页
  二.金融机构与监管机构的博弈模型第84-86页
  三.监管部门和政府之间的博弈第86-88页
第五章 国内外操作风险事件损失比较第88-130页
 第一节 2002年LDCE项目第89-96页
  一.项目调查的基本情况第89-91页
  二.项目调查结果第91-96页
 第二节 2004年LDCE项目第96-102页
  一.项目调查的基本情况第96-99页
  二.项目调查的结果第99-102页
 第三节 2008年LDCE项目第102-107页
  一.项目调查的基本情况第102-104页
  二.项目调查的结果第104-107页
 第四节 国内银行业操作风险损失分析第107-115页
  一.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来源及使用说明第107-110页
  二.操作风险数据收集结果及分析第110-115页
 第五节 国内外LDCE项目的比较第115-130页
  一.操作风险事件年度及机构分布的比较第115-118页
  二.操作风险事件在发生次数上的分布比较第118-119页
  三.操作风险事件在损失金额上的分布比较第119-120页
  四.损失金额和损失次数对比比较第120-130页
第六章 国内外操作风险管理实践比较第130-149页
 第一节 国外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第130-137页
  一.汇丰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第130-134页
  二.荷兰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第134-136页
  三.德意志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第136-137页
 第二节 国内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第137-145页
  一.监管政策的发展第137-140页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制度第140-142页
  三.日常风险管理内部监控第142-145页
 第三节 国内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上的差距第145-149页
  一.缺乏对操作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机制第145-146页
  二.缺乏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第146页
  三.缺乏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现状的统一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第146-147页
  四.风险监测、缓释手段及管理方法落后第147-148页
  五.操作风险报告不规范第148-149页
第七章 操作风险管理制度设计第149-166页
 第一节 操作风险外部管理制度第150-155页
  一.监管约束第150-153页
  二.外部利益方约束第153-155页
 第二节 操作风险内部管理制度第155-166页
  一.操作风险管理层级及职责第155-157页
  二.操作风险内部环境建设第157-160页
  三.操作风险的体系管理第160-166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166-169页
 第一节 全文总结第166-167页
 第二节 操作风险研究展望第167-169页
参考文献第169-18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80-181页
后记第181-182页
附录第182-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繁荣期商业银行风险预警研究
下一篇:在我国推行绩效预算的理论与实践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