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燃烧论文--燃烧的环境保护论文

气氛对煤燃烧和SO2/NOx迁移的机理及动力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主要符号表第11-13页
1 绪论第13-29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污染物控制第14-21页
     ·循环流化床燃烧原理第14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和特点第14-17页
     ·CFB 燃煤污染物的生成与控制技术第17-21页
   ·煤燃烧污染物生成与控制的研究现状第21-27页
     ·S0_2 生成与固硫机理的研究第21-25页
     ·NO_x 生成与脱氮技术的研究第25-27页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7-29页
2 煤在 0_2/N_2和 0_2/C0_2气氛燃烧的实验及动力学特性第29-63页
   ·试验系统、内容和方法第29-34页
     ·试验系统第29-31页
     ·试验内容第31-34页
   ·煤在富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实验第34-47页
     ·煤的热解及燃烧过程第34-36页
     ·氧浓度对煤燃烧的影响第36-38页
     ·煤的着火和燃尽特性第38-40页
     ·煤的综合燃烧特性第40-41页
     ·煤粉粒度和升温速率对煤燃烧的影响第41-47页
   ·C0_2 气氛对煤燃烧特性的影响第47-52页
     ·煤在0_2/C0_2 气氛下的燃烧失重曲线第48-50页
     ·煤的着火和燃尽特性第50-52页
     ·煤的综合燃烧特性第52页
   ·煤粉在富氧气氛下的燃烧动力学特性第52-61页
     ·燃烧动力学分析第52-53页
     ·燃烧阶段划分及平均表观活化能定义第53-54页
     ·煤燃烧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因素第54-61页
     ·动力学补偿效应第61页
   ·小结第61-63页
3 含氯添加剂对燃料硫分迁移影响的研究第63-107页
   ·实验方法与实验设备第63-67页
     ·实验方法第63页
     ·仪器设备第63-66页
     ·实验样品制备第66-67页
   ·实验内容第67-71页
     ·硫分的组成和迁移机理第67-70页
     ·实验参数的选择第70页
     ·主要实验内容第70-71页
   ·含氯添加剂对脱硫效率和硫分析出影响的实验第71-91页
     ·燃料燃烧特性和S0_2 迁移特性第71-74页
     ·NaCl 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4-77页
     ·MgC1_2 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77-80页
     ·CaC1_2 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0-83页
     ·KCl 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3-86页
     ·K_2C0_3 的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6-89页
     ·石灰石固硫过程及影响因素第89-91页
   ·含氯添加剂对脱硫反应机理和动力学的影响第91-105页
     ·石灰石脱硫反应的吉布斯能第91-94页
     ·NaCl 的影响第94-100页
     ·MgC1_2 的影响第100-101页
     ·CaC1_2 的影响第101页
     ·KCl 的影响第101-103页
     ·K_2C0_3 的影响第103-105页
   ·小结第105-107页
4 流化床内 NO_x产生机理与模拟研究第107-139页
   ·CFB 产生NO_x 机理和特性第107-110页
     ·CFB 产生NO_x 机理第107-108页
     ·NO_x 生成特性的影响因素第108-109页
     ·CFB 的NO_x 控制方法第109-110页
   ·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第110-122页
     ·流化床燃烧器物理模型第110-111页
     ·数学模型第111-120页
     ·边界条件处理第120-122页
   ·流化床NO_x 生成和迁移的模拟结果与分析第122-137页
     ·过量空气系数的影响第123-128页
     ·一二次风比例的影响第128-131页
     ·燃料特性的影响第131-134页
     ·床料的影响第134-137页
   ·小结第137-139页
5 结论第139-143页
   ·主要结论第139-141页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第141-143页
致谢第143-145页
参考文献第145-157页
附录第157页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57页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研究课题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钛及其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性能机磁耦合磁触变器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