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文教、卫生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行政责任研究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食品安全——关系人权保障、注重民生的重大问题第11-17页
 (一) 食品安全的相关概念及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第11-14页
  1. 食品安全相关概念介绍第11-12页
  2.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第12-13页
  3. 政府提供食品安全监管的基本依据第13-14页
 (二) 追究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行政责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第14-17页
  1. 食品安全事件与监管主体行政责任追究不到位有密切联系第15页
  2. 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第15-16页
  3. 关注民生、实现行政救济的重要保证第16-17页
二、行政责任及其比较分析第17-31页
 (一) 我国行政法中的行政责任第17-21页
  1. 我国学界对行政责任概念的理解第17-18页
  2.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18-19页
  3. 行政责任的形式第19-21页
 (二) 外国行政法中的行政责任第21-26页
  1. 外国行政法中的政府责任第22-23页
  2. 外国行政法中的政府责任的历史进程解读第23-24页
  3. 外国行政法中的政府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4-26页
 (三)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行政责任的构成第26-31页
  1.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第26-30页
  2.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行政责任的形式第30-31页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行政责任追究乏力的原因分析第31-37页
 (一) 公务人员责任意识淡薄,执法理念落后第32页
 (二) 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不完善第32-34页
  1. 食品安全存在多头监管、职责交叉、范围不清第32-33页
  2. 食品安全监管配套措施不到位——信息公开尚未发挥作用第33-34页
 (三) 监管主体行政责任体系不完备第34-35页
  1. 行政责任实现的条件含糊、不科学第34页
  2. 行政责任追究程序缺失,操作性不强第34-35页
  3. 行政责任设定空泛、形式单一第35页
 (四) 对监管主体的监督不力第35-37页
  1. 行政机关内部监督虚化第36页
  2. 专门机关监督不到位第36页
  3. 新闻媒体监督力度不够第36页
  4. 群众监督淡化,监督方式不明确第36-37页
四、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行政责任追究的路径选择第37-46页
 (一) 优化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体制,做到监管主体职、权、责相统一第37-38页
 (二) 完善监管主体的行政责任体系第38-41页
  1. 明确行政责任的性质第38页
  2. 科学建构行政责任的构成内容第38-39页
  3. 加强行政责任的立法工作,规范行政责任制度第39-40页
  4. 建立行政责任追究的程序第40页
  5. 扩展行政责任的实现形式,扩大相对人的法律救济途径第40-41页
 (三) 健全对监管主体的监督机制及相应配套措施第41-43页
  1. 加强立法机关的监督第41页
  2. 保障新闻媒体报道的独立性第41页
  3. 落实群众的监督权,提高公众参与度,重视网络舆论监督第41-42页
  4. 健全信息公开制度第42-43页
 (四) 增强监管主体的执法责任意识第43-46页
  1. 转变执法责任观念第43页
  2. 深入开展公职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第43-44页
  3. 努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并注意发挥其激励功能第44-46页
结语第46-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典型土地使用权转让研究--以股权转让为视角
下一篇:我国住房公积金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