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问题的产生 | 第10-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3页 |
(二) 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13-18页 |
1. 商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本质 | 第13-16页 |
2. 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立法限制严格 | 第16-18页 |
3. 相关法律不协调的立法漏洞 | 第18页 |
二、“名为股权转让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种类及其法律评价 | 第18-40页 |
(一) 我国关于土地使用权转让的立法 | 第19-23页 |
(二) 公司股东股权转让的行为种类 | 第23-28页 |
1. 原土地使用权人为存续方进行吸收合并后转让股权的情形 | 第24-25页 |
2. 原土地使用权人保留土地使用权进行派生分立后转让股权的情形 | 第25页 |
3. 新股东以非土地使用权的其他财产增资扩股后转让股权的情形 | 第25-26页 |
4. 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后转让股权的情形 | 第26-28页 |
(三) 名为股权转让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 | 第28-33页 |
1. 股权的概念和性质 | 第28页 |
2. 股权转让和资产转让的区别与联系 | 第28-30页 |
3. 股权转让实质上可以达到与土地使用权转让相同的效果 | 第30-33页 |
(四) 对“名为股权转让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的法律评价 | 第33-40页 |
1. “名为股权转让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属于法律规避行为 | 第33-39页 |
2. “名为股权转让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 第39-40页 |
三、治理“名为股权转让实为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的法律对策 | 第40-47页 |
(一) 目前实践中的处理方式 | 第41-43页 |
(二) 本文提出的法律对策 | 第43-47页 |
1. 立法协调以弥合不同部门法之间的漏洞 | 第43-45页 |
2. 加强行政监管以杜绝对法律的恶意规避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