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1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技术背景 | 第12-13页 |
| ·应用背景 | 第13-14页 |
| ·电介质及其性质 | 第14-17页 |
| ·电介质的极化 | 第14-16页 |
| ·性能表征参数 | 第16-17页 |
| ·埋入式电容器高介电薄膜材料 | 第17-24页 |
| ·陶瓷 | 第17-18页 |
| ·聚合物 | 第18-19页 |
| ·高介电复合材料薄膜 | 第19-24页 |
| ·理论计算有效介电常数 | 第24-26页 |
| ·渗流理论 | 第26-30页 |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30-31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0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 第二章 样品制备与性质表征 | 第31-42页 |
| ·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31-33页 |
| ·原料 | 第31-32页 |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32-33页 |
| ·样品的制备 | 第33-37页 |
| ·BaTiO_3表面处理 | 第34页 |
| ·铜箔表面处理 | 第34-35页 |
| ·BaTiO_3-环氧树脂复合胶的制备 | 第35页 |
| ·涂膜 | 第35-36页 |
| ·预烘 | 第36页 |
| ·贴合 | 第36页 |
| ·固化 | 第36页 |
| ·Cu以及Cu@ S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 | 第36-37页 |
| ·Cu@ SiO_2-BaTi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7页 |
| ·性质表征 | 第37-42页 |
| ·X射线衍射(XRD) | 第37页 |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7-38页 |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38页 |
|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第38页 |
| ·热重分析(TGA) | 第38-39页 |
| ·剥离强度测试 | 第39-40页 |
| ·电介质性质测试 | 第40-41页 |
| ·表面电阻测试 | 第41-42页 |
| 第三章 表面改性对钛酸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2-52页 |
| ·环氧树脂体系的确定 | 第42-44页 |
| ·BaTiO_3的表面改性 | 第44-48页 |
| ·BaTiO_3的表面改性对BaTiO_3-Epoxy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8-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四章 钛酸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研究 | 第52-63页 |
| ·BaTiO_3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52-55页 |
| ·BaTiO_3含量为45 vol%时的性能表征 | 第55-61页 |
| ·显微结构 | 第55-56页 |
| ·剥离强度 | 第56-58页 |
| ·热应力 | 第58页 |
| ·表面电阻 | 第58-59页 |
| ·频率对电介质性质的影响 | 第59页 |
| ·温度对电介质性质的影响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 第五章 Cu@ SiO_2-BaTiO_3-环氧树脂复合电介质材料制备与性能的研究 | 第63-72页 |
| ·Cu@ SiO_2形貌与结构表征 | 第63-65页 |
| ·Cu@ SiO_2含量对Cu@ SiO_2-BaTiO_3-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电介质性质的影响 | 第65-67页 |
| ·Cu@ SiO_2颗粒间距对Cu@ SiO_2-BaTiO_3-环氧树脂三相复合电介质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67-69页 |
| ·固含量为40 vol%时,Cu@ SiO_2-BaTiO_3-环氧树脂三相复合材料的电介质性质 | 第69-70页 |
|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4-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