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城市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应急系统有效性问题的提出及其有效性分析 | 第10-36页 |
(一) 国内外城市政府应急系统介绍、比较及启示 | 第10-16页 |
1.国外城市政府应急系统 | 第11-13页 |
2.国内城市政府应急系统 | 第13-14页 |
3.启示 | 第14-16页 |
(二) 城市政府应急系统有效性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 第16-18页 |
1.城市政府应急系统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城市政府应急系统有效性的现实依据 | 第18页 |
(三) 城市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应急系统的有效性分析 | 第18-36页 |
1.城市政府应急系统有效性的内涵和特征 | 第18-21页 |
2.城市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应急系统有效性的构成 | 第21-34页 |
3.城市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应急系统有效化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 第34-36页 |
二.乌鲁木齐市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与市政府应急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36-44页 |
(一) 乌鲁木齐市突发事件的种类与特殊性 | 第36-39页 |
1.乌鲁木齐市自然灾害的特殊性 | 第36-37页 |
2.乌鲁木齐市事故灾难的特殊性 | 第37-38页 |
3.乌鲁木齐市公共卫生事件的特殊性 | 第38页 |
4.乌鲁木齐市社会安全事件的特殊性 | 第38-39页 |
(二) 乌鲁木齐市突发事件的特征 | 第39-40页 |
1.潜在性和隐蔽性 | 第39-40页 |
2.复杂性和难控性 | 第40页 |
3.扩散性和蔓延性 | 第40页 |
4.地域性和国际性 | 第40页 |
(三) 乌鲁木齐市政府应急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40-44页 |
1.乌鲁木齐市政府应急管理组织化保障不强 | 第41页 |
2.乌鲁木齐市政府应急管理缺乏人力资源保障 | 第41页 |
3.乌鲁木齐市政府应急管理行为准备不足 | 第41页 |
4.乌鲁木齐市社会参与调控机制不完善 | 第41-42页 |
5.乌鲁木齐市政府灾后重建方案和措施科学性不强 | 第42页 |
6.乌鲁木齐市政府应急能力评价和绩效评估有形式化倾向 | 第42页 |
7.乌鲁木齐市政府部分应急预案流于形式,操作性不够强 | 第42页 |
8.乌鲁木齐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机制运转不够灵活 | 第42-44页 |
三.乌鲁木齐市突发事件应对中政府应急系统有效性的实现途径分析 | 第44-49页 |
(一) 完善应急系统,建立高效运行机制 | 第44页 |
(二) 整合三警合一,优化政府应急系统 | 第44-45页 |
(三) 重视中介机构作用,调集社会力量参与 | 第45页 |
(四) 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做到防范在先 | 第45页 |
(五) 加快应急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 第45-46页 |
(六) 不断完善应急知识体系,发挥高科技优势 | 第46页 |
(七) 尊重公众知情权,完善信息发布机制 | 第46-47页 |
(八) 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应急意识 | 第47页 |
(九) 逐步完善应急法规,加强制度保障 | 第47页 |
(十) 参与国际应急交流,加强国际应急合作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附图 | 第51-52页 |
注释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一) 著作 | 第53-54页 |
(二) 论文及论文集 | 第54-56页 |
(三) 法律法规 | 第56-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