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言第9-16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2页
  1. 现实意义第10-11页
  2. 理论意义第11-12页
 (三) 研究综述第12-15页
  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3页
  2.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5页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1. 研究内容第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一、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成因第16-26页
 (一)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概述第16-23页
  1.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涵义第16-19页
  2.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类型第19-20页
  3.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功能第20-23页
 (二)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结构第23-26页
  1. 治理的内涵第23-24页
  2.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的必要性第24页
  3.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结构第24-26页
二、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剖析第26-37页
 (一) 案例分析——瓮安"6.28"事件第26-29页
  1. 危机潜伏期(6月28日事件发生之前)第27页
  2. 危机突发期(6月28日下午至6月29日凌晨)第27页
  3. 危机蔓延期((6月29日凌晨至7月1日新闻发布会)第27-28页
  4. 危机解决期((7月1日新闻发布会之后)第28-29页
 (二)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及特点第29-32页
  1.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第29页
  2.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第29-32页
 (三) 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第32-37页
  1. 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引发矛盾冲突第32-34页
  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较弱第34-35页
  3. 社会自我调控机制缺乏第35-37页
  4. 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第37页
  5.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第37页
三、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中存在的问题第37-41页
 (一) 思想意识跟不上形势需要第38页
 (二) 政府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第38-39页
 (三) 原有应急工作基础薄弱第39-40页
 (四) 问责机制尚需规范第40-41页
四、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治理对策第41-51页
 (一) 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基础性工程建设第41-43页
  1. 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第41-42页
  2.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第42页
  3.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第42-43页
 (二) 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机制第43-46页
  1. 建立健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第43-44页
  2. 完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第44-46页
  3. 建立失责必究的工作责任机制第46页
 (三) 提高政府公共治理能力,重塑政府合法性第46-50页
  1. 强化依法行政第46-47页
  2. 提高公共决策水平第47-48页
  3.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第48-50页
 (四) 培育和发展公民社会,建立社会自我调控机制第50-51页
  1. 培育社会组织第50页
  2.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对话机制第50-51页
  3. 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减压机制第51页
结语第51-52页
注释第52-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62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突发事件应对中的政府应急系统有效性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下一篇:新疆地方政府廉政建设研究—社会监督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