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斜拉桥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第9-10页 |
·地震动作用特性 | 第10-11页 |
·地震动幅值特性 | 第10-11页 |
·地震动频谱特性 | 第11页 |
·地震动持时特性 | 第11页 |
·斜拉桥地震分析研究和存在的问题 | 第11-15页 |
·地震动输入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1-13页 |
·非线性问题 | 第13-15页 |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 | 第15页 |
·阻尼问题 | 第15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桥梁地震响应分析方法 | 第17-29页 |
·桥梁抗震分析方法概述 | 第17-18页 |
·反应谱法 | 第18-22页 |
·基本原理 | 第18-19页 |
·基于反应谱理论的地震力计算 | 第19-21页 |
·反应谱的组合 | 第21-22页 |
·时程分析法 | 第22-28页 |
·一致激励下地震运动方程 | 第22-23页 |
·多点激励下地震运动方程 | 第23-25页 |
·大质量法(LMM) | 第25-26页 |
·微分方程的解法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大跨度斜拉桥自振特性分析 | 第29-45页 |
·工程背景 | 第29-31页 |
·主桥结构设计 | 第29-31页 |
·材料性能 | 第31页 |
·动力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1-35页 |
·桥面系的模拟 | 第31-33页 |
·斜拉索的模拟 | 第33页 |
·塔和墩的模拟 | 第33-34页 |
·边界条件和基础 | 第34-35页 |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 | 第35-44页 |
·结构自振特性计算方法 | 第35-37页 |
·自振特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7-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大跨度斜拉桥反应谱分析 | 第45-59页 |
·抗震设防目标 | 第45页 |
·桥址设计反应谱 | 第45-47页 |
·有效振型参与质量 | 第47-50页 |
·反应谱分析 | 第50-58页 |
·关键部位响应结果表 | 第51-53页 |
·主要结果包络图 | 第53-56页 |
·反应谱结果分析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大跨度斜拉桥地震时程分析 | 第59-76页 |
·地震动输入 | 第59-61页 |
·地震动输入模式 | 第59页 |
·地震动输入方法 | 第59-60页 |
·本桥加速度时程 | 第60-61页 |
·阻尼矩阵的形成 | 第61-62页 |
·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分析 | 第62-69页 |
·纵向+竖向输入下时程响应 | 第62-66页 |
·横向+竖向输入下时程响应 | 第66-69页 |
·一致激励响应结果小结 | 第69页 |
·非一致激励地震响应分析 | 第69-75页 |
·计算假定 | 第70-71页 |
·位移响应 | 第71-73页 |
·内力响应 | 第73-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9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附录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附录Ⅱ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