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词论文

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目录第14-18页
引论第18-30页
 1 词学批评方法界说第18页
 2 词学批评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8-25页
 3 词学批评方法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25-27页
 4 词学批评方法的研究目标第27-28页
 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点第28-30页
第一章 词话的词学批评方法意义第30-68页
 第一节 词话的界定第30-33页
     ·词话以及中国古代以"话"进行文学批评的传统第30-32页
     ·词话的分类第32-33页
 第二节 词话的典型批评方式第33-54页
     ·纪事第34-39页
     ·评论第39-46页
     ·考证第46-51页
     ·辑录第51-54页
 第三节 原创型词话与汇集型词话批评方式的不同第54-64页
     ·原创型词话第54-56页
     ·汇集型词话第56-64页
 第四节 对词话批评方法意义的思考第64-68页
第二章 词籍序跋的词学批评方法意义第68-98页
 第一节 词籍序跋概述第68-76页
     ·词籍序跋的界定第68-70页
     ·词籍序跋的文献状况第70-72页
     ·词籍序跋的写作第72-76页
 第二节 词籍序跋的批评方式第76-93页
     ·纪事第77-80页
     ·说明第80-84页
     ·评述第84-88页
     ·考校辨析第88-93页
 第三节 对词籍序跋批评方法意义的思考第93-98页
第三章 其它词学文献的批评方法意义第98-128页
 第一节 论词诗词第98-109页
     ·论词诗词的批评功能第98-101页
     ·论词诗词的批评方式第101-107页
     ·论词诗词批评方法的评价第107-109页
 第二节 词集评点第109-121页
     ·评点的渊源与词集评点的出现第109-111页
     ·词集评点的主要形式及其作用第111-118页
     ·词集评点批评功能的实现方式第118-121页
 第三节 词选第121-128页
     ·选本与选本批评第121-122页
     ·词的选本批评方式第122-128页
第四章 以时代和作家关系为中心的批评方法第128-166页
 第一节 作品与作家及其时代的结合第128-137页
     ·中国古代的"知人论世"批评方法第128-130页
     ·西方的"社会历史批评法"和"传记批评法"第130-134页
     ·作品批评与作家及时代批评的关系第134-137页
 第二节 词人与时代相结合批评方法中的词人论与时代论第137-162页
     ·词人论第138-147页
     ·时代论第147-162页
 第三节 对词人与时代相结合批评方法的评价第162-166页
     ·词人与时代相结合批评方法的特点第162-164页
     ·词人与时代相结合批评方法对词学批评的意义第164-166页
第五章 以创作模式为中心的批评方法第166-203页
 第一节 词人内在世界的外现:从"意"到"言"第166-176页
     ·"言志"与"缘情"第167-170页
     ·由"意"到"言"的三种呈现模式第170-176页
 第二节 对词体"拟情"呈现模式的批评第176-189页
     ·词体的"拟情"呈现模式第177-179页
     ·花间词"拟情"呈现模式的批评第179-186页
     ·北宋以后词"拟情"呈现模式的批评第186-189页
 第三节 对词体"性情"呈现模式的批评第189-196页
     ·词人的情志表达主导着词体的表现形式第190-193页
     ·词人内在情志的个性化表达及其批评第193-196页
 第四节 对词体"寓情"呈现模式的批评第196-203页
     ·对雅词物象的批评第198-199页
     ·对雅词言辞的批评第199-201页
     ·对雅词意旨的批评第201-203页
第六章 以受众为中心的批评方法第203-238页
 第一节 受众对词的解读与诠释第203-221页
     ·解读与诠释的原则第204-208页
     ·词的诠释方法第208-214页
     ·词学批评方法中的"以意逆志"第214-221页
 第二节 受众对词的接受第221-238页
     ·接受美学批评方法的基本思想第221-225页
     ·词的历时性接受第225-229页
     ·词的共时性接受第229-233页
     ·词的接受目的第233-238页
余论第238-242页
 1 词学批评方法研究对词学批评的影响第238-240页
 2 词学批评方法研究对词学研究的意义第240-242页
参考书目第242-258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258-259页
致谢第259页

论文共2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道格拉斯·罗宾逊的翻译理论研究
下一篇:1930-1937:新文学中民族主义话语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