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石墨烯材料简介 | 第11-12页 |
1.3 电化学水分解反应机理 | 第12-15页 |
1.4 电化学水裂解催化剂的发展与现状 | 第15-26页 |
1.4.1 金属基氧化物催化剂的发展与现状 | 第16-20页 |
1.4.2 金属基非氧化物催化剂的发展与现状 | 第20-22页 |
1.4.3 碳基催化剂的发展与现状 | 第22-26页 |
1.5 本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26-28页 |
1.5.1 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1.5.2 主要研究目标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与表征测试方法 | 第28-32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28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3 催化剂的物理化学表征 | 第29-30页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9页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9页 |
2.3.3 XRD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第29-30页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第30页 |
2.3.5 激光共焦拉曼光谱仪(Raman) | 第30页 |
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30-32页 |
2.4.1 电化学测试溶液和工作电极的制备 | 第30页 |
2.4.2 循环伏安法(CV) | 第30-31页 |
2.4.3 线性扫描伏安法(LSV)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石墨烯纳米筛负载的NiFe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第32-47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实验步骤 | 第32-34页 |
3.2.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GO) | 第32-33页 |
3.2.2 氧化石墨烯(GO)的还原与NiFe氧化物(GNFO)颗粒的生成 | 第33页 |
3.2.3 GNFO、GNO和 GFO的高温煅烧改性 | 第33-34页 |
3.3 机理讨论 | 第34-36页 |
3.3.1 氧化石墨烯(GO)的自发还原组装及其纳米双金属的掺杂 | 第34-35页 |
3.3.2 石墨烯纳米筛及其壳窍结构生产讨论 | 第35-36页 |
3.4 电镜形貌表征与分析 | 第36-37页 |
3.5 XRD表征与分析 | 第37-39页 |
3.6 XPS表征与分析 | 第39-40页 |
3.7 Raman表征与分析 | 第40-41页 |
3.8 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析氧性能(OER) | 第41-46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石墨烯纳米筛负载的NiFe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 | 第47-60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实验步骤 | 第47-48页 |
4.2.1 双金属催化剂GNFO500、GNFO700和GNFO850 的磷化 | 第47-48页 |
4.2.2 单金属催化剂GNO700和GFO700 的磷化 | 第48页 |
4.3 机理讨论 | 第48-49页 |
4.3.1 阴离子取代反应 | 第48页 |
4.3.2 柯肯达尔效应 | 第48-49页 |
4.4 电镜形貌表征与分析 | 第49-51页 |
4.5 XRD表征分析 | 第51-52页 |
4.6 XPS表征分析 | 第52-53页 |
4.7 Raman表征分析 | 第53-54页 |
4.8 碱性条件下的电化学析氧性能(OER)和析氢性能(HER) | 第54-59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全文总结和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工作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