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旅游风景道规划研究--以崇阳县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源起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源起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1 理论研究: | 第14页 |
1.3.2 实践研究: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7-28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风景道 | 第17页 |
2.1.2 全域旅游 | 第17-18页 |
2.2 风景道研究综述 | 第18-27页 |
2.2.1 国外风景道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2.2.2 国内风景道研究现状 | 第22-27页 |
2.3 述评 | 第27-28页 |
第3章 旅游风景道规划理论分析 | 第28-40页 |
3.1 旅游风景道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28-32页 |
3.1.1 系统理论 | 第28-29页 |
3.1.2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9页 |
3.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9-30页 |
3.1.4 旅游地空间结构相关理论 | 第30-32页 |
3.2 旅游风景道道路规划 | 第32-38页 |
3.2.1 旅游风景道选线 | 第32-36页 |
3.2.2 旅游风景道分类分级 | 第36-37页 |
3.2.3 旅游风景道网络构建 | 第37-38页 |
3.3 旅游风景道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 第38页 |
3.4 旅游风景道标识系统规划 | 第38-39页 |
3.5 旅游风景道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第39-40页 |
第4章 崇阳县旅游风景道规划实证研究 | 第40-67页 |
4.1 崇阳县基本概况 | 第40-45页 |
4.1.1 地理位置 | 第40页 |
4.1.2 地形地貌 | 第40-41页 |
4.1.3 生态环境 | 第41-42页 |
4.1.4 崇阳县主要道路现状 | 第42-45页 |
4.2 崇阳县旅游风景道道路规划 | 第45-58页 |
4.2.1 崇阳县旅游风景道选线 | 第45-55页 |
4.2.2 崇阳县旅游风景道网络构建 | 第55-58页 |
4.3 崇阳县旅游风景道旅游产品谱系构建 | 第58-59页 |
4.4 崇阳县旅游风景道标识系统规划 | 第59-60页 |
4.5 崇阳县旅游风景道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第60-6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页 |
5.2 不足之处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附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