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 1 绪论 | 第10-15页 |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2.1 BMSCs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页 |
| 1.2.2 氧化铁纳米颗粒与BMSCs的生物医学应用 | 第11-12页 |
| 1.2.3 氧化铁纳米颗粒影响BMSCs的分化 | 第12-13页 |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3-15页 |
| 1.3.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3-14页 |
| 1.3.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 2 不同粒径和浓度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对BMSCs增殖影响 | 第15-26页 |
| 2.1 引言 | 第15-16页 |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16-18页 |
| 2.2.1 细胞的分离、培养与纯化 | 第16-17页 |
| 2.2.2 细胞活性检测 | 第17-18页 |
| 2.2.3 氧化铁纳米颗粒与BMSCs共同培养 | 第18页 |
| 2.2.4 数据分析 | 第18页 |
| 2.3 实验结果 | 第18-23页 |
| 2.3.1 BMSCs分离、培养与纯化结果 | 第18-19页 |
| 2.3.2 细胞活性检测的结果 | 第19-20页 |
| 2.3.3 氧化铁纳米颗粒与BMSCs共培养的结果 | 第20-23页 |
| 2.4 讨论 | 第23-25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不同粒径和浓度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对BMSCs分化影响 | 第26-40页 |
| 3.1 引言 | 第26页 |
|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6-33页 |
| 3.2.1 氧化铁纳米颗粒与BMSCs共同培养 | 第28页 |
| 3.2.2 总蛋白的检测以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8-30页 |
| 3.2.3 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测定 | 第30页 |
| 3.2.4 糖胺聚糖(GAG)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 3.2.5 WesternBlot检测分化相关蛋白表达情况 | 第31-33页 |
| 3.2.6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 3.3 实验结果 | 第33-37页 |
| 3.3.1 ALP的结果 | 第33-34页 |
| 3.3.2 GAG的结果 | 第34-35页 |
| 3.3.3 westernblot的结果 | 第35-37页 |
| 3.4 讨论 | 第37-39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4 不同粒径和浓度的氧化铁纳米颗粒对BMSCs细胞骨架的影响 | 第40-50页 |
| 4.1 引言 | 第40页 |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 4.2.1 细胞骨架F-actin的检测及量化 | 第41-42页 |
| 4.2.2 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核骨架蛋白Lamin A表达量变化 | 第42页 |
| 4.3 数据分析 | 第42-43页 |
| 4.4 实验结果 | 第43-47页 |
| 4.4.1 细胞骨架F-actin检测的结果 | 第43-46页 |
| 4.4.2 检测细胞核骨架蛋白Lamin A表达量变化的结果 | 第46-47页 |
| 4.5 讨论 | 第47-49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0页 |
| 5.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50-51页 |
| 5.3 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51-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附录A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