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0页 |
1、研究思路 | 第19页 |
2、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四)创新点 | 第20-21页 |
1、选题创新 | 第20页 |
2、内容创新 | 第20-21页 |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相关概念概述 | 第21-27页 |
(一)大数据 | 第21-23页 |
1、大数据与新媒体概念的区分 | 第21-22页 |
2、大数据特征 | 第22-23页 |
(二)意识形态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关概念 | 第23-27页 |
1、意识形态 | 第23-24页 |
2、主流意识形态 | 第24-25页 |
3、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 | 第25页 |
4、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第25-27页 |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及其作用 | 第27-33页 |
(一)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 第27-29页 |
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 第27-28页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8页 |
3、伟大复兴“中国梦” | 第28-29页 |
(二)大数据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助推作用 | 第29-33页 |
1、大数据提高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针对性 | 第29-30页 |
2、大数据推进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决策科学化 | 第30-31页 |
3、大数据实现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质量监控 | 第31-33页 |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33-43页 |
(一)调查设计 | 第33-35页 |
1、调查背景 | 第33页 |
2、问卷基本情况 | 第33-35页 |
3、问卷设计基本思路 | 第35页 |
(二)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状况调查分析 | 第35-43页 |
1、高校大学生对大数据的认知情况 | 第35-36页 |
2、高校大学生的数据意识与数据素养 | 第36-38页 |
3、高校大学生的数据信息情况 | 第38页 |
4、大数据融入高校大学生的生活 | 第38-39页 |
5、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利用情况 | 第39-40页 |
6、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情况 | 第40-43页 |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第43-51页 |
(一)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机遇 | 第43-46页 |
1、大数据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提供新技术 | 第43页 |
2、大数据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创建新平台 | 第43-44页 |
3、大数据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 第44-45页 |
4、大数据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形式 | 第45-46页 |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挑战 | 第46-51页 |
1、西方国家数据霸权的挑战 | 第46页 |
2、数据巨大性冲击核心价值观 | 第46-47页 |
3、大数据信息安全面临的挑战 | 第47-48页 |
4、大数据教育意识缺失 | 第48-49页 |
5、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创新不足 | 第49-51页 |
五、大数据时代加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对策思考 | 第51-61页 |
(一)标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向标” | 第51-52页 |
1、创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表达形式 | 第51-52页 |
2、加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阵地建设 | 第52页 |
(二)筑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防火墙” | 第52-55页 |
1、强化“虚拟空间”意识形态环境治理 | 第53页 |
2、科学批判西方错误思潮本质及影响 | 第53-54页 |
3、积极挖掘青年“意见领袖”的作用 | 第54-55页 |
(三)打造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全平台” | 第55-57页 |
1、完善我国网络大数据监管法律法规 | 第55-56页 |
2、建立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数据平台 | 第56-57页 |
3、提高网络大数据的整合分析技能 | 第57页 |
(四)选好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带头人” | 第57-61页 |
1、加强党对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第58页 |
2、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第58-59页 |
3、优化高校青年党员教师队伍结构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