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我国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3-16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4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4-15页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8页
2 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法律保护的相关基础理论第18-24页
    2.1 自媒体的界定和特征第18-19页
        2.1.1 自媒体的起源及发展第18页
        2.1.2 自媒体的概念第18-19页
        2.1.3 自媒体的特征第19页
    2.2 自媒体名誉权的概念和特征第19-20页
        2.2.1 自媒体名誉权的概念第19页
        2.2.2 自媒体名誉权的特征第19-20页
    2.3 自媒体名誉侵权的相关问题第20-24页
        2.3.1 自媒体名誉侵权的特殊性第21-22页
        2.3.2 自媒体名誉侵权和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平衡第22-24页
3 我国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法律保护现状及问题第24-30页
    3.1 从立法角度看法律保护的现状第24-26页
        3.1.1 立法梳理第24-25页
        3.1.2 立法现状分析第25-26页
    3.2 从司法实践角度看法律保护的现状第26-28页
        3.2.1 典型案例梳理第26-27页
        3.2.2 司法实践现状分析第27-28页
    3.3 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3.2.1 法律体系不健全第28页
        3.2.2 法律操作性不强第28页
        3.2.3 证据保全困难第28-29页
        3.2.4 损害赔偿标准不明确第29页
        3.2.5 责任承担形式过于老化和僵硬第29-30页
4 国外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的法律保护及启示第30-35页
    4.1 大陆法系典型代表国家第30页
        4.1.1 德国——立法先行第30页
        4.1.2 韩国——有限的网络实名制第30页
    4.2 英美法系典型代表国家第30-32页
        4.2.1 美国——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第30-31页
        4.2.2 英国——行业自律为核心第31页
        4.2.3 新加坡——政府监管为重点第31-32页
    4.3 国外保护现状比较分析及启示第32-35页
        4.3.1 国外保护现状优劣评析第32-33页
        4.3.2 国外保护措施的经验启示第33-35页
5 我国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法律保护的完善第35-41页
    5.1 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保护的法律完善第35-38页
        5.1.1 健全现有法律体系第35页
        5.1.2 增强法律操作性第35-36页
        5.1.3 完善证据保全制度第36-37页
        5.1.4 建立自媒体名誉侵权损害赔偿标准第37页
        5.1.5 创新侵权人的责任承担方式第37-38页
    5.2 自媒体环境下名誉权法律保护的配套措施第38-41页
        5.2.1 加强政府对自媒体网络平台的监管第38页
        5.2.2 实行有限的网络实名制第38-39页
        5.2.3 充分发挥自媒体自净规则的优势第39-40页
        5.2.4 增强参与主体的自律性第40-41页
6 结论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疏松砂岩高含水期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研究
下一篇:SH油气田中高压油气混输与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