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过渡金属磷硫化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裂解水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4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1.1 能源现状第11页
        1.1.2 新型能源第11-12页
    1.2 电解水技术第12-16页
        1.2.1 发展历史第13页
        1.2.2 基本原理第13-16页
    1.3 电解水催化剂性能的评判标准及原理第16-19页
        1.3.1 起始过电位和过电位第16-17页
        1.3.2 电化学阻抗谱(EIS)第17页
        1.3.3 Tafel斜率与交换电流密度(j_0)第17-18页
        1.3.4 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第18页
        1.3.5 稳定性第18页
        1.3.6 转换率(TOF)第18-19页
        1.3.7 法拉第效率第19页
    1.4 电催化剂的改进措施和策略第19-21页
        1.4.1 尺寸控制第20页
        1.4.2 载体引入第20-21页
        1.4.3 掺杂调控第21页
        1.4.4 形貌控制第21页
    1.5 析氢反应(HER)催化剂第21-27页
        1.5.1 贵金属催化剂第22页
        1.5.2 非贵金属催化剂第22-27页
    1.6 析氧反应(OER)催化剂第27-32页
        1.6.1 贵金属催化剂第28页
        1.6.2 非贵金属催化剂第28-32页
    1.7 多功能电催化剂催化剂第32-33页
    1.8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第33-35页
        1.8.1 选题意义第33-34页
        1.8.2 研究内容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47页
第二章 N、P、S三掺多孔碳包裹超细CoPS纳米颗粒在酸、碱溶液中作为一种高效的电解水催化剂第47-72页
    2.1 引言第47-48页
    2.2 实验部分第48-52页
        2.2.1 原料与试剂第48-49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49-50页
        2.2.3 催化剂的合成第50-51页
        2.2.4 催化剂理化性质表征样品的制备及表征条件第51页
        2.2.5 催化剂修饰电极的制备第51页
        2.2.6 电化学测试条件第51-52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2-64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与讨论第52-53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和EDS表征结果与讨论第53-55页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分析和讨论第55-56页
        2.3.4 拉曼表征结果分析和讨论第56-57页
        2.3.5 氮气吸脱附表征结果分析和讨论第57-58页
        2.3.6 酸性HER电化学结果分析和讨论第58-59页
        2.3.7 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和电化学阻抗(EIS)结果分析和讨论第59-61页
        2.3.8 碱性HER和 OER电化学结果分析和讨论第61-62页
        2.3.9 全分解水电化学测试结果和讨论第62页
        2.3.10 HER和 OER电化学稳定性测试结果和讨论第62-64页
    2.4 本章小结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第三章 四元Fe掺杂调谐CoPS纳米线阵列作为高效和稳定的析氢电催化剂第72-98页
    3.1 引言第72-73页
    3.2 实验部分第73-77页
        3.2.1 原料与试剂第73-74页
        3.2.2 仪器与设备第74-75页
        3.2.3 催化剂的制备第75-76页
        3.2.4 催化剂理化性质表征样品的制备及表征条件第76页
        3.2.5 不同催化剂工作电极的制备第76页
        3.2.6 电化学测试条件第76-77页
        3.2.7 理论计算方法第77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7-92页
        3.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77-80页
        3.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EDS表征结果与讨论第80-81页
        3.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分析和讨论第81-84页
        3.3.4 酸性、碱性HER电化学结果分析和讨论第84-85页
        3.3.5 电化学阻抗(EIS)和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结果分析和讨论第85-87页
        3.3.6 酸性、碱性HER电化学稳定性测试结果和讨论第87页
        3.3.7 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讨论第87-92页
    3.4 本章小结第92-94页
    参考文献第94-98页
第四章 超薄CoPS纳米片构建的三维互联网状电催化剂作为高效宽pH范围析氢催化剂第98-123页
    4.1 引言第98-99页
    4.2 实验部分第99-103页
        4.2.1 原料与试剂第99-100页
        4.2.2 仪器与设备第100-101页
        4.2.3 催化剂的制备第101-102页
        4.2.4 催化剂理化性质表征样品的制备及表征条件第102页
        4.2.5 催化剂修饰电极的制备第102页
        4.2.6 电化学测试条件第102-103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3-115页
        4.3.1 扫描电子显微镜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结果与讨论第103-105页
        4.3.2 透射电子显微镜和EDS表征结果与讨论第105-108页
        4.3.3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结果分析和讨论第108页
        4.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结果分析和讨论第108-110页
        4.3.5 酸性和碱性HER电化学结果分析和讨论第110-112页
        4.3.6 电化学活性面积(ECSA)和电化学阻抗(EIS)结果分析和讨论第112-114页
        4.3.7 酸性和碱性HER电化学稳定性测试结果和讨论第114-115页
    4.4 本章小结第115-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23页
第五章 结论第123-125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25-126页
致谢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铱催化的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氮杂环化合物及其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下一篇:镍基多级孔Beta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乙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的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