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感应加热合成硼化物粉体及其在碳复合耐火材料中的作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3页
    1.1 前言第12页
    1.2 碳复合耐火材料的发展第12-13页
    1.3 硼化物粉体合成的研究进展第13-22页
        1.3.1 CaB_6 粉体合成的研究进展第13-18页
        1.3.2 LaB_6 粉体合成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3 ZrB_2 粉体合成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3.4 含硼化物复合粉体合成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4 快速加热技术在粉体合成中的研究现状第22-27页
        1.4.1 微波加热技术第22-24页
        1.4.2 场辅助烧结技术(SPS)第24-25页
        1.4.3 感应加热技术第25-27页
    1.5 硼化物在碳复合耐火材料中的研究现状第27-31页
        1.5.1 硼化物在MgO-C耐火材料中的研究现状第27-28页
        1.5.2 硼化物在MgO-CaO-C耐火材料中的研究现状第28-30页
        1.5.3 硼化物在Al_2O_3-SiC-C浇注料中的研究现状第30-31页
    1.6 本论文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1-33页
第二章 感应加热合成硼化钙粉体的研究第33-61页
    2.1 以硼酐为硼源合成CaB_6 粉体第33-49页
        2.1.1实验第33-35页
        2.1.2 结果与讨论第35-49页
    2.2 以硬硼钙石为硼源合成CaB_6 粉体的研究第49-58页
        2.2.1实验第49-51页
        2.2.2 结果与讨论第51-58页
    2.3 感应加热合成CaB_6 的机理分析第58-59页
    2.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三章 感应加热合成硼化物的复合粉体第61-78页
    3.1 实验第61-64页
        3.1.1 实验原料第61页
        3.1.2 实验方案及过程第61-63页
        3.1.3 粉体分析与表征第63-6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4-77页
        3.2.1 感应加热合成CaB_6-LaB_6 复合粉体第64-68页
        3.2.2 感应加热合成CaB_6-Zr B_2 复合粉体第68-72页
        3.2.3 感应加热合成CaB_6-B4C复合粉体第72-76页
        3.2.4 感应加热合成Zr B_2-B4C复合粉体第76-77页
    3.3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四章 引入CaB_6 及其复合粉体对低碳镁钙碳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第78-103页
    4.1 实验第78-80页
        4.1.1 实验原料第78页
        4.1.2 实验方案及过程第78-79页
        4.1.3 性能检测与分析第79-80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80-102页
        4.2.1 CaB_6 引入对MgO-CaO-C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第80-86页
        4.2.2 CaB_6-LaB_6 复合粉体引入对MgO-CaO-C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第86-90页
        4.2.3 CaB_6-Zr B_2 复合粉体引入对MgO-CaO-C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第90-95页
        4.2.4 CaB_6-B4C复合粉体引入对的MgO-CaO-C耐火材料性能的影响第95-100页
        4.2.5 硼化物种类对MgO-CaO-C性能影响对比第100-102页
    4.3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五章 含硼化物粉体的低碳镁钙碳材料的高温氧化行为第103-121页
    5.1 实验第103-10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104-119页
        5.2.1 CaB_6 及含CaB_6 复合粉体的氧化行为第104页
        5.2.2 添加硼化物的MgO-CaO-C耐火材料的氧化行为第104-108页
        5.2.3 氧化后的物相分析第108-110页
        5.2.4 添加硼化物的MgO-CaO-C耐火材料的氧化动力学研究第110-119页
    5.3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六章 引入Zr B_2-B_4C复合粉体对Al_2O_3-SiC-C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第121-135页
    6.1实验第121-123页
        6.1.1 实验原料第121页
        6.1.2 实验方案及过程第121页
        6.1.3 性能检测与分析第121-123页
    6.2 结果与讨论第123-134页
        6.2.1 物理性能第123-129页
        6.2.2 抗氧化性能第129-132页
        6.2.3 抗渣侵蚀性第132-134页
    6.3 本章小结第134-135页
第七章 总结论第135-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51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51-152页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第152-153页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附件第155-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持久同调与共形映射下三维点云的特征表示研究
下一篇:基于三维光弹试验的硐室围岩分区破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