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绿色施工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绿色施工与评价体系研究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1 绿色施工的内涵和方法 | 第16-18页 |
2.1.1 绿色施工的内涵 | 第16-17页 |
2.1.2 绿色施工的方法及支撑技术 | 第17-18页 |
2.2 绿色施工的评价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2.2.1 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 第18页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及其评价体系分析 | 第20-31页 |
3.1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0-21页 |
3.2 问题的应对措施 | 第21-22页 |
3.3 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第22-31页 |
3.3.1 国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 第22-25页 |
3.3.2 国内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 | 第25-28页 |
3.3.3 国内外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28-31页 |
第四章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构建 | 第31-48页 |
4.1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 第31-32页 |
4.1.1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目标 | 第31页 |
4.1.2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原则 | 第31-32页 |
4.2 构建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 第32-37页 |
4.2.1 绿色施工数据体系的构建步骤 | 第32-33页 |
4.2.2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3-37页 |
4.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 | 第37-44页 |
4.3.1 层次分析法原理介绍 | 第37页 |
4.3.2 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项、分指标项和因素项的权重 | 第37-44页 |
4.4 建立绿色施工评价体系模型 | 第44-48页 |
4.4.1 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各指标评判等级说明 | 第44-45页 |
4.4.2 绿色施工评价指标因素项的性质划分 | 第45页 |
4.4.3 绿色施工因素项评价标准 | 第45-47页 |
4.4.4 绿色施工评价模型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案例实证研究 | 第48-57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48页 |
5.2 本工程采取的绿色施工措施 | 第48-49页 |
5.2.1 安全防护方面 | 第48页 |
5.2.2 文明施工方面 | 第48-49页 |
5.2.3 环境防护方面 | 第49页 |
5.3 项目的新技术应用 | 第49-53页 |
5.4 经济效益分析 | 第53-54页 |
5.5 工程评价 | 第54-5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一、结论 | 第57-58页 |
二、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 | 第63-68页 |
附件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