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其他市政工程及公用设备论文--消防论文

商住楼火灾危险性评估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3-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页
        1.3.2 技术路线第13-15页
第二章 商住楼火灾危险性评估相关基础第15-26页
    2.1 商住楼建筑概况及火灾事故特点第15-19页
        2.1.1 地下建筑结构及其火灾事故特点第15-16页
        2.1.2 裙房建筑部分及其火灾事故特点第16-17页
        2.1.3 高层建筑部分火灾事故特点第17-19页
    2.2 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的基本思想第19页
    2.3 火灾危险性评价方法第19-21页
    2.4 火灾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理论第21-22页
        2.4.1 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第21-22页
        2.4.2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第22页
    2.5 火灾危险性分级第22-25页
        2.5.1 火灾分级基本原理第22-23页
        2.5.2 分级的原则第23页
        2.5.3 分级的方法第23-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商住楼火灾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6-46页
    3.1 商住楼火灾危险性影响因素分析第26-31页
        3.1.1 主动防火系统第26-27页
        3.1.2 被动防火系统第27-28页
        3.1.3 安全疏散系统第28-29页
        3.1.4 救援系统第29-30页
        3.1.5 消防安全管理第30-31页
    3.2 商住楼火灾危险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1-33页
        3.2.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第31页
        3.2.2 指标体系的确定第31-33页
    3.3 指标体系有效性分析第33-38页
        3.3.1 信度分析第33-36页
        3.3.2 效度分析第36-38页
    3.4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风险分析第38-44页
        3.4.1 AHP层次分析法第38-41页
        3.4.2 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第41-42页
        3.4.3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第42-43页
        3.4.4 商住楼火灾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四章 商住楼火灾风险案例分析第46-57页
    4.1 应用案例第46-50页
        4.1.1 火灾防控概况第47页
        4.1.2 主动防火系统分析第47-49页
        4.1.3 被动防火系统分析第49页
        4.1.4 安全疏散系统分析第49页
        4.1.5 救援系统分析第49-50页
        4.1.6 安全责任制分析第50页
    4.2 商住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值选择第50-52页
    4.3 商住楼火灾防控综合评价第52-56页
        4.3.1 商住楼火灾危险性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第52-54页
        4.3.2 危险性评价结果第54-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商住楼火灾防控的措施第57-61页
    5.1 商住楼火灾防控的技术措施第57-58页
        5.1.1 加强防火设施建设第57-58页
        5.1.2 锻炼火灾防控技术防范能力第58页
    5.2 商住楼火灾防控的管理措施第58-59页
        5.2.1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第58页
        5.2.2 建立火灾应急管理机制第58-59页
    5.3 商住楼火灾防控的教育措施第59-60页
        5.3.1 提高火灾防控意识第59页
        5.3.2 消防设施的管理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3页
    结论第61-62页
    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附录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湛江市A片区“海绵城市”的可行性分析
下一篇:某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评价体系建立与实证研究